求学资讯 公共执业医师 提问
公共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单元学习题10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用户:Tenderness 发布时间:2018-06-20

导读:
想要更快了解最新的公共执业医师考试资讯,请密切关注“求学快递网”公众号!

  十、肠道杆菌

  一、A1

  1、危害最大,且可引起死亡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是

  A、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B、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D、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肠聚集性大肠杆菌

  2、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

  A、骨髓

  B、血液

  C、尿

  D、便

  E、十二指肠液

  3、沙门菌属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性

  B、培养特性

  C、特殊构造

  D、生化反应

  E、抗原构造

  4、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1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或唾液

  B、尿液

  C、血或骨髓

  D、粪便

  E、肠引流液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O157:H7血清型最具有代表性,其引起的肾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996年在日本引起暴发流行,上万人感染,死亡11人。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选D。教材中有如下描述:尿培养初期多为阴性,病程第3-4周阳性率仅为25%左右。粪便培养: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3-4周阳性最高,可达75%。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伤寒沙门菌侵入机体,经10~14天的潜伏期后,出现一次菌血症,即相当于临床前驱期。继而细菌在肝、脾、肾和胆囊等器官内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引起二次菌血症,即相当于发病早期。其后,细菌定位于胆囊、肠壁、淋巴组织及肾组织,在发病的2~3周从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细菌。发病1~3周骨髓中可查到细菌。因此,伤寒患者于发病1周内,采集血或骨髓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至发病后2~3周,则采集粪便或尿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所以,正确答案为C。

声明:本站为免费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站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并由用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站不对其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者信息违法,请你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

阅读 832 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0

当前没有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17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