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资讯 教育硕士 提问
教育硕士 > 复习指导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资料(5)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用户:涓涓流水 发布时间:2018-06-26

导读:
想要更快了解最新的考研资讯,更多的考研信息,请密切关注“求学快递网”公众号,给你最想要的,还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独家资讯在等你哦!

1、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 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 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 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3、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④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方法和程序不应该损害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5、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答:①为辨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 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③心理学是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6、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①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②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③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五种: ①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②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③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④调查法: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⑤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声明:本站为免费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站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并由用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站不对其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者信息违法,请你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

阅读 1058 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0

当前没有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862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