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有了兴趣才有自觉地学琴的动力。让学生喜欢音乐,愿意去下功夫,而不是怕学习或反感。要承认学生的智商是有差别的,要鼓励为主,积极引导,不要着急。
(二) 教会学生正确读谱
对初学者,读谱首先包括两方面的课题:识别音符的高低,识别音符的时值。
这两个课题可以分开来训练,一直到比较熟练为止。比如先认音符,高低音谱表一起学,每堂课都要检查,要求家长在家里反复练习。节奏也分开来训练,数拍子打节奏或打拍子说节奏。音符和节奏,这两方面都形成独立的条件反射后,再合在一起读谱。识谱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谁识得快,谁就能学得多学得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但这才只是解决认谱问题的开始,真正学会正确读谱还包括许多其他知识。比如在一首乐曲中,粗心的学生音符虽弹对了,但对音符的 时值奏得很不准确,常会把四分音符弹成八分音符的时值和空半拍。明明有休止符的地方却把手保留在琴键上。更不要提,对有临时升降记号的音弹了一个,忘了出现在同一小节里的第二个音也应该升或降。这种属于文法上的错误,是缺乏调性感的表现,在演奏巴赫作品时特别容易错。还有对奏法和连线的不重视,实际上是没有看懂音乐的意思。这些都属于正确读谱的范围。因此,学生第一步必须学会认真读谱,按照作曲家的意图弹奏。不能只弹音符,不懂音乐。
(三) 树立美好的声音概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从一开始就要培养敏锐的听觉,让钢琴发出好听的声音。
由于钢琴的构造特点,钢琴本应属于打击乐器类,因为是用锤子打在钢丝上发音的。但是我们要弹出美的声音来,响而不炸,轻而不虚。为此必须掌握较科学的弹奏方法。弹琴应自然放松,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钢琴,使钢琴发出乾硬的声音。科学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演奏发展史中二百年来演变的结果。
(四) 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技术是弹琴的重要基础,没有技术就无法表现音乐,因此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是摆在每一个钢琴老师面前的头等重要任务。
在初级阶段,手指的基本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手指的五指练习,用各种变奏,转所有的调,无论对熟悉键盘还是对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均匀性都很有好处。音阶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各个时代的作品都离不开音阶和琶音。教音阶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规律,让学生容易记,要作各种变换练习,使学生愿意练。每一堂课都要检查基本练习,学生必须天天练,养成习惯,这样才能练出功夫来。不能平时不练,要考试了才突击。许多孩子不爱练音阶琶音,这是由于他们缺乏认识和老师 坚持不够造成的。
(五) 培养严格的指法习惯
现在许多学生都很不讲究指法的选用,也许他们认为指法问题不重要。其实他们错了。好的指法习惯自然、方便,有利于发展技术,有利于表现音乐。对初学者来讲,最自然的指法是五个手指顺着弹五个接近的音。如果隔一个键子,也就隔一个手指弹,让手型保持良好状态。五个音以上的音流,如音阶,就要考虑在哪一个位置上用大拇指,也要看键盘上的位置,那里更方便。一般讲,保持自然手型就比较放松。到了深程度的时候,指法就更讲究了。许多钢琴家,在开始练一首新曲的时候,把指法固定下来。固定指法对演奏的准确性起作用。指法不固定,是最坏的习惯。
钢琴体验热线:0351-833 2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