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资讯 高考 提问
高考 > 历史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提升试题及答案(五)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用户:XHQQQ 发布时间:2019-04-03

导读:
最新试题考后首发,并赠送最详细的答案解析,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求学考场公众号,或登录求学考场(http://ks.studyems.com/)免费做题。

  1.我国最早发明的松土农具是:

  A、石锛    B、耒耜    C、铁锄    D、石犁

  2.以下各项最能体现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右图是唐朝时期的生产工具,它的名称是:

  A、耧车 B、曲辕犁  C 、犁壁 D、二人抬杠

  4.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的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5.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华时期是在: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代

  C秦汉时代  D魏晋南北朝时期

  6.明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   D、制瓷业的兴盛

  7.唐朝城市中出现了专营货币和借贷业务的场所,被看成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是指: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交子

  8.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比唐代长安的商业活动有巨大进步,最主要体现在:

  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活动的专业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纸币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9.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宋朝对外贸易发达

  C、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D、商业税收入成为宋代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

  10.元朝商业繁荣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国家统一  ②重新疏浚碌碌大运河  ③开辟了海运  ④全国广设驿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是:①开始经营盐业致富 ②经营行业比较广泛 ③都涉足金融领域 ④都把买卖做到国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

  A、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3. 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突出说明了:

  A、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B、中国制瓷技术对世界影响巨大

  C、秦的统一和见的中央集权影响世界 D、 商文化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

  1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

  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 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

  15.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是指:①保护农业生产 ②扶植小农经济 ③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④打击商业,但扶植手工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的“近代”的含义是:

  A、产生于近代      B、受外商刺激

  C、是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生产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17.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天津开平煤矿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天津机器制造局

  1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从根本上讲,这是:

  A、由其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决定的 B、由其“师夷长技”的方法决定的

  C、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D 、由顽固派和洋务派力量对比决定

  19.洋务派只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是由:

  A、历史条件 B、指导思想决定的

  C、阶级立场决定的 D、经济地位决定的

  20.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机器制造业 B、纺织和面粉 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

  21.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是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新中国成立后

  22.《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是: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官僚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

  2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2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5.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或方针是:

  ①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②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

  ③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是:

  A、水旱轮作制 B、稻麦复种制

  C、三年两熟的出现 D、耒耜的出现

  w.w.w.k.s.5.u.c.o.m

  27.下列有关北魏均田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将其掌握的土地按标准分配给农民 B、受田农民不得买卖土地

  C、不规定百姓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D、百姓每年要服徭役和兵役

  28.下列各项,最能代表东汉冶铁技术的进步的是:

  A、煤成为冶铁燃料 B、水力鼓风冶铁

  C、低温练钢技术 D、发明灌钢法

  29.唐朝时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洋货行 B、外贸府 C、市舶使 D、十三行

  30.魏晋时期,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主要由于: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31.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最早解体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32.下列不属于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的代表的是: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贻来牟机器磨坊 D、湖北织布局

  33.以下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中国手工纺织业的发展

  C、加快了自然经济的的解体速度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4.下列各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参考答案:

  1-10  BCBCB ABBCD 11-20 DCBAB CDACB

  21-30 BBADC BCBCC 31-34 ADBB


声明:本站为免费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站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并由用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站不对其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者信息违法,请你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

阅读 765 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0

当前没有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64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