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紧张,是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的一种心情。但是,当紧张过度时,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从事脑力劳动的学生来说,紧张过度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会影响考场上的发挥。
当学生出现过度紧张情绪时,作为家长一定要配合好学生去调整这种心情。不要想当然地以为紧张不算什么问题。或许,短期内真的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时间久了问题就会慢慢累计,一旦爆发,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紧张?什么样的紧张才属于过度紧张呢?
紧张,这一情绪始终会伴随我们身边。有的人因适度紧张而是自己变得更加细心;有的人因过度紧张而使自己变得焦虑不堪。
作为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说不紧张,那一定是假的。想想自己寒窗苦读十二年,怎么能会不紧张呢?如果学生出现了情绪波动大的紧张,该怎么办呢?不妨联系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以便快速调整状态,不至于影响学业。
更多信息请咨询:Tel:177-2976-2823(微信)展老师 QQ:416-913-671
过度紧张的人有以下五个特点:
(1)紧迫感。感到任务迫在眉睫或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从来没有事情告一段落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有些人甚至游公园、逛商店也是匆匆忙忙的,下棋打牌也老着急催别人。
(2)负担盛。总担心事情做不好或失败,怕犯错误,怕丢面子,争强好胜。这样一来,生活、工作、学习全都成了负担,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不能因工作成绩和学习有心得而感到满意和愉悦。
(3)自控感感到必须加强自我控制,似乎稍有松懈,便会使工作学习失误,或者自认不应该,过激的言辞和情绪就会迸发出来。
(4)精神过敏。感到自己不冷静了,容易着急不耐烦,容易因偶然的刺激(如突然的关门声、闪过一个人影等)而产生惊跳反应。有人甚至常猜疑领导或老师不信任自己,或者人们在背后议论自己。
(5)效率下降。感到工作学习进展缓慢,质量不佳,尤其是自认比过去更加努力而成绩却下降了。实际上,至少别人还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