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资讯 中药士/药师 提问
中药士/药师 > 知识考点

中药士考试知识考点-大承气汤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用户:zhongzhanen 发布时间:2018-02-04

导读:
想要第一时间获得 中药士/药师考试报考信息,想要充分利用各种精华资讯资源备考,想要海量高质量、高含金量的习题练习,关注“求学快递网”公众号,你不能错过的考试利器!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半斤(24g)、枳实五枚(12g)、芒硝三合(9g)。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配伍意义】

  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治宜峻下热结,攻积通腑,以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以除燥屎为臣药。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故名“大承气”。

  【鉴别】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二方皆为大承气汤类方。三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声明:本站为免费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站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并由用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站不对其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者信息违法,请你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

阅读 569 举报

相关推荐
评论0

当前没有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66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