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题库精选习题及答案八
一、单项选择题
1. 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称为( )。
A.货币供给
B.货币需求
C.基础货币
D.社会需求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的概念。
2.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货币量
B.物价水平
C.商品交易量
D.劳务交易量
2.[答案]:A
[解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货币量。
3.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 )。
A.货币量决定货币价值的理论
B.货币价值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C.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D.物价水平决定货币量的理论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4.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费雪
B.凯恩斯
C.弗里德曼
D.庇古
4.[答案]:D
[解析]: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
5.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中,L与收入Y和利率i的关系分别是( )。
A.负相关、正相关
B.正相关、正相关
C.负相关、负相关
D.正相关、负相关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与利率是负相关。
6. 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是(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资动机
D.投机动机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投机动机的含义。
7. 货币供给的机制分析侧重于( )。
A.货币的创造过程
B.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C.分析供给原因
D.货币供给量
7.[答案]:A
[解析]:货币供给分析包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8. ( )是政府在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或减少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A.国民收入变动率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C.税收乘数
D.平衡预算乘数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预算乘数的概念。
9. 我国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B.推进税制改革,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C.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D.不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9.[答案]:D
[解析]:选项D应该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10. 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 )的改革。
A.消费型
B.积累型
C.收入型
D.补偿型
10.[答案]:A
[解析]: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11.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 )财政政策。
A.从紧
B.中性
C.稳健
D.积极
11.[答案]:D
[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
A.技术原则
B.集权原则
C.受益原则
D.效率原则
E.区域原则
1.[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2. 以下属于财政管理体制内容的有( )。
A.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财政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D.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E.财政预算制度
2.[答案]:ABCD
[解析]: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包括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2)财政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 联邦制下,联邦(中央)与州(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具有的特点包括( )。
A.联邦(中央)与州(地方)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互独立、平等,互不从属
B.联邦(中央)与州(地方)都直接对公民行使权力,每个公民都隶属于两极或多级政府
C.规章制度主要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
D.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E.联邦(中央)与州(地方)之间在宪法规定的事务上相互协调
3.[答案]:ABE
[解析]:选项CD属于财政单一模式的特点。
4. 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 )。
A.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B.增加地方调控能力
C.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D.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E.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4.[答案]:ACDE
[解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如下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4)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5. 下列选项中,根据1994年分税制体制规定,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包括( )。
A.房产税
B.资源税
C.耕地占用税
D.增值税
E.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5.[答案]:ACE
[解析]:选项BD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6. 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 )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
E.地方企业上缴的利润
6.[答案]:BCD
[解析]:选项AE属于地方固定收入。
7.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的作用有( )。
A.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
B.有利于实现政府间财产关系的纵向平衡
C.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D.增强了地方政府提供本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E.完全解决了各地方之间因财务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
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的作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方之间因财务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并不能完全解决。
8.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 )。
A.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B.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C.为了满足政府部门日常性支出需要
D.为了解决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
E.为了满足政府的投资需要
8.[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
9. 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 )。
A.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
B.中央委托事务
C.共同事权事务
D.效益外溢事务
E.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9.[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专项转移支付的范围。选项A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项目。
10.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有( )。
A.国债余额
B.债务依存度
C.国债负担率
D.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E.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10.[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查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BC是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11. 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 )。
A.公募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
C.直接发售方式
D.“随买”方式
E.摊派方式
11.[答案]:ABCD
[解析]: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