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题库精选习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
A.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B.重大的政治行为
C.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产物
D.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1.[答案]:D
[解析]: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2.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德国
2.[答案]:B
[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3. 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 )。
A.法定授权
B.安排计划
C.重要规定
D.人为安排
3.[答案]:A
[解析]: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4. 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 )。
A.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
B.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
C.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
D.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
4.[答案]:C
[解析]: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
5. 资本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
A.税收
B.收费
C.国债
D.专项收入
5.[答案]:C
[解析]:资本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债。经常预算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税收。
6. 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其划分依据是( )。
A.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B.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
C.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D.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
6.[答案]:B
[解析]: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
7. ( )是指对连续多个年度的财政收支进行预测、规划或规定的一种财政计划形式。
A.多年预算
B.年度预算
C.平衡预算
D.差额预算
7.[答案]:A
[解析]:多年预算是指对连续多个年度的财政收支进行预测、规划或规定的一种财政计划形式。
8. 我国的政府预算由( )组成。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
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
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
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
8.[答案]:D
[解析]: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
9. 目前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都是就( )而言的。
A.公共财政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
9.[答案]:A
[解析]:目前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都是就公共财政预算而言的。
10. 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称为( )。
A.政府性基金预算
B.社会保障预算
C.公共财政预算
D.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财政预算的概念。
11. 在我国,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支出,称为( )。
A.专项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一般性转移支付
D.其他转移支付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概念。
12.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是(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D.输入性通货膨胀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概念。
13. 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的划分标准是( )。
A.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B.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C.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期划分
D.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13.[答案]:B
[解析]: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14. 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使民间部门的投资( )。
A.质量降低
B.质量提高
C.规模扩张
D.规模减少
14.[答案]:D
[解析]: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15. 供给学派提出的积极的供给政策措施不包括( )。
A.增税
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精简规章制度
D.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
15.[答案]:A
[解析]:供给学派提出的积极的供给政策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精简规章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
B.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
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
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E.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行为
1.[答案]:ACDE
[解析]:货币需求由货币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主观决定的。选项B说法有误。
2. 按照剑桥学派的观点,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甲国物价水平上升,则( )。
A.该国货币量增加
B.该国货币价值下降
C.该国货币价值不变
D.该国货币量减少
E.该国货币价值上升
2.[答案]:AB
[解析]: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认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 )假定之上。
A.未来的不确定性
B.未来的确定性
C.收入是短期资产
D.利润是短期资产
E.利润是长期资产
3.[答案]:AC
[解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之上。
4.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有( )。
A.财富构成
B.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C.投资倾向
D.预防动机
E.财富总额
4.[答案]:ABE
[解析]: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
(1)财富总额 (2)财富构成 (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4)其他因素。
5. 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包括( )。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
D.M3
E.银行活期存款
5.[答案]:ABCE
[解析]:M2(广义货币量)包括M1(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选项D是干扰性,按照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不存在M3这个层次。
6. 根据我国目前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 )。
A.银行活期存款
B.银行定期存款
C.流通中的现金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E.股票
6.[答案]:BD
[解析]: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流通中现金
(2)M1=M0+银行活期存款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所以此题选择BD。
7. 制约商业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因素有( )。
A.商业银行发达程度
B.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数量
C.提取现金数量
D.中央银行独立程度
E.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数量
7.[答案]:BCE
[解析]: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1)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8. 货币均衡的特征有( )。
A.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货币均衡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数量上的完全一致
C.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D.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在静态上保持一致
E.货币均衡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大体一致
8.[答案]:ACE
[解析]:该题是对货币均衡特征的考查,对于该知识点要明确两点:①货币均衡是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②它是货币供求大体一致,而不是完全一致。
9. 国债的政策功能包括( )。
A.弥补财政赤字
B.调控宏观经济
C.筹集建设资金
D.扩大征税范围
E.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9.[答案]:ABCE
[解析]:国债的功能。包括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10. 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通常把税收收入分为( )。
A.价内税
B.直接税
C.间接税
D.地方税
E.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10.[答案]:BC
[解析]: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通常把税收收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11.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包括( )。
A.税负制度的完善程度
B.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C.课税商品的性质
D.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E.课税范围的大小
11.[答案]:BCDE
[解析]:该题考查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2. 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情形是( )。
A.生活必需品
B.课税范围广泛
C.非生活必需品
D.课税范围狭窄
E.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
12.[答案]:CD
[解析]: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大,税负不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更具有弹性,不易转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