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关键流程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而在有些情况下,关键流程并非核心业务流程,但却对核心业务流程的运行效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确定关键流程的两个工具:绩效表现一重要性矩阵和学习五角星。
(1)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
"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马蒂拉&詹姆斯)是一个简单却非常有用的用以确定关键流程的分析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在组织内外部各层次的流程参与者和流程相关者身上进行调研评估。。
(2)学习五角星
学习五角星是从客户、第三方咨询顾问、外部供应商、内部员工和标杆企业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改善和提升组织流程效率的一种方法。
流程优化和重新设计
流程优化和设计的方式大致分为两大类:
1. 一是系统改造法,即系统地梳理、分析现有流程,以现有流程为基础,对给公司绩效和运行效率带来重大影响的关键短板流程进行集中优化,对缺失的重要流程进行补充设计。
其优点是:针对组织当前的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流程优化和完善,对正常运营活动的干扰较少,风险相对较低,且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见到实效。
其缺点是:由于以现有流程为基础,往往受制于现有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很难实现组织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2.二是全新设计法,即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公司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对组织流程进行全新设计。
其优点是:抛开现有流程,以及现有流程所隐含的全部市场假设、管理假设、文化假设,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组织业务的开展方式,这为组织绩效的跨越式提升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缺点是:对新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构想容易过于理想化,对新流程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的阻力,尤其是来自组织文化等深层次的阻力估计不足,风险相对高,在新流程导人过程中组织可能会经历比较大的痛苦(对正常运行干扰大,对组织成员挑战大,容易导致员工拒绝使用新方法,甚至产生人事地震)。
3.一般讲,系统改造法常用于发展进入业绩快速提升阶段后期的短期绩效改进,有利于组织保证现有业绩的持续;而全新设计法则常用于新项目或者新产品市场拓展初期,有利于在新的业务领域内形成更适合市场竞争特点的业务运营和管理模式。
在系统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这两个极点之间,还有宽阔的中间地带,许多组织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将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处理方式[c1] 。
优点 | 缺点 | ||||
系统化改造法 | 辨析理解现有流程,系统地通过在现有流程基础上创建提供所需产出的新流程。 | 变革可以循序渐进地积累实现,因此可能迅速取得收效,并且风险较低,对正常运营干扰小 | 仍然以现有流程为基础,与全新设计方式相比,创新流程不太容易实现 | 最常用于短期绩效改进 | (1)清除非增值活动(2)简化必要活动(3)任务整合(4)流程任务自动化(5)esia应用(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
全新设计法 | 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归零”设计新流程 | 抛开现有流程所隐含的全部假设,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企业开展业务的方式,提供了绩效飞跃的可能性。“全新设计”从目标开始,逐步倒推,设计能够达到目的地的流程 | 成功实现变革目的相当困难,甚至很难实现;风险高,组织经历的痛苦大 | 运用于开拓中长期的竞争新途径 | (1)从高层次理解现有流程(2)标杆瞄准、集思广益和“头脑风暴”(3)流程设计(4)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