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UI怎么样?
发布机构:
武汉IT新时空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09
武汉学UI怎么样?看到很多地方有人在问,我想当设计师,应该怎么办呢。然后有人的建议是,读100本书,自学1000天。好多人如获至宝,豁然开朗的样子。
小试牛刀30秒测试你适不适合学设计?
http://m.itxsk.cn/test/waptest.html?studyems_tw_ui
(如链接打不开,复制浏览器即可)
这个样子闭门造车,你可能永远当不了设计师。你会在第10天的时候就因为枯燥无味、过于辛苦而放弃。想要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反馈非常重要。有人持续在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将要走到什么地方,你走了多少了,你还差多少。
所以找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或者找一个共同学习的团体,是非常有帮助的。更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牛逼的设计师,你求他,免费给他干活也好。
这里摘录了一位非科班出身设计师的成长手记。这位同学现在坚持每周翻译一篇好文章。正是这种坚持,帮助到他成为一名设计师。而我相信,这种坚持,也能帮助他成为一名设计师,一名译者。
相信大多数同龄人和我一样,自己的人生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启。小时候被问及长大想做什么,十多年后才有时间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然而理想是一回事,上大学却是另一回事。选择电子专业的理由颇有戏剧性,因为我不爱自己生活的城市。逃离它有个较直接的途径??外地二流大学的三流专业。于是,填志愿问题变成选择定居城市,顿时好选多了。
电子专业比我想像中枯燥,至少第几年我有过认真学习的念头。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成天与电容电阻电路板打交道的专业,不适合我这种右半脑生物。在转英语专业失败后,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做点什么。
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在看完几本小说后,人生的第几个转折点来了??我拿起了一本广告学杂志。现在回想起来,广告营销是相当一部分懵懂青年的救命稻草,因为它听起来够励志、够鸡血、够个人英雄主义。可是我却走偏了,渐渐对那些巧妙的营销策划产生反感,注意力都集中在漂亮的广告图片上,这或许是我第几次注意到“设计”一词的存在。
发展方向开始变得清晰明确,随着科技深入人们生活,产品思维的重要性会直线上升。作为一名设计师,用户体验已经变成必修课,它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方面的学习渠道并不系统,重要的是保持对于科技与生活的热爱,还有不将就的态度。
本文结束前,还有一个较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我究竟喜欢设计吗?嗯,我敢说,至少是我了解的职业中较喜欢的。发散思维、寻找灵感的阶段较为有趣,确定方向、一气呵成时较有成就感。尽管工作越久,越难察觉自己的进步,但有时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又会忽然惊喜自己当时就能做出那样的设计。
小试牛刀30秒测试你适不适合学设计?
http://m.itxsk.cn/test/waptest.html?studyems_tw_ui
(如链接打不开,复制浏览器即可)
这个样子闭门造车,你可能永远当不了设计师。你会在第10天的时候就因为枯燥无味、过于辛苦而放弃。想要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反馈非常重要。有人持续在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将要走到什么地方,你走了多少了,你还差多少。
所以找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或者找一个共同学习的团体,是非常有帮助的。更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牛逼的设计师,你求他,免费给他干活也好。
这里摘录了一位非科班出身设计师的成长手记。这位同学现在坚持每周翻译一篇好文章。正是这种坚持,帮助到他成为一名设计师。而我相信,这种坚持,也能帮助他成为一名设计师,一名译者。
相信大多数同龄人和我一样,自己的人生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启。小时候被问及长大想做什么,十多年后才有时间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然而理想是一回事,上大学却是另一回事。选择电子专业的理由颇有戏剧性,因为我不爱自己生活的城市。逃离它有个较直接的途径??外地二流大学的三流专业。于是,填志愿问题变成选择定居城市,顿时好选多了。
电子专业比我想像中枯燥,至少第几年我有过认真学习的念头。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成天与电容电阻电路板打交道的专业,不适合我这种右半脑生物。在转英语专业失败后,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做点什么。
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在看完几本小说后,人生的第几个转折点来了??我拿起了一本广告学杂志。现在回想起来,广告营销是相当一部分懵懂青年的救命稻草,因为它听起来够励志、够鸡血、够个人英雄主义。可是我却走偏了,渐渐对那些巧妙的营销策划产生反感,注意力都集中在漂亮的广告图片上,这或许是我第几次注意到“设计”一词的存在。
发展方向开始变得清晰明确,随着科技深入人们生活,产品思维的重要性会直线上升。作为一名设计师,用户体验已经变成必修课,它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方面的学习渠道并不系统,重要的是保持对于科技与生活的热爱,还有不将就的态度。
本文结束前,还有一个较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我究竟喜欢设计吗?嗯,我敢说,至少是我了解的职业中较喜欢的。发散思维、寻找灵感的阶段较为有趣,确定方向、一气呵成时较有成就感。尽管工作越久,越难察觉自己的进步,但有时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又会忽然惊喜自己当时就能做出那样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