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培训
培训头条 > 文艺体育> 美术培训
为什么说,金缮是一种治愈
发布机构: 中艺藏文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28

《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火了文物修复。然而,在文物、艺术品修复领域,除了修旧如旧的无痕修复,还有另一种与之理念迥异的修复技法??金缮修复。自中艺藏金缮修复课程开展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社会人士及学员的反馈。

很多社会人士表示,虽然第几次了解金缮修复,但对金缮有一见如故的感触,其理念非常符合现代人追逐的禅定心境。


中艺藏学员们认为,金缮修复的魅力一是在其技法,二是在其蕴含的哲学奥义。在跟随日本金缮大师学习的过程中,感触较深的是日本大师传递的专注和信念感。跟随央视导演的镜头,走进中艺藏课堂,了解金缮修复的魅力:


>>> 金缮的前世今生 <<<

金缮,本名Kintsukuroi ,约四五个世纪前诞生于日本,是日本国粹级工艺。




日本江户时代的伊藤东涯所著《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室町时代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将一只摔坏的南宋龙泉窑碗送到中国,用锔瓷的方式修复,不过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而此时日本漆艺正是蓬勃发展的时期,漆匠们就此琢磨出一种用漆黏合碎片,然后在破碎处贴金加以装饰的工艺,这就是金缮艺术的起源。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金缮的源起和发展:


从粘合灵感来看,金缮修复取经于中国宋代民间锔瓷,将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进行重组固定。

从工艺审美来看,金缮修复拥有中国漆艺的宗源血脉和基因。以大漆黏合破损器物,用金箔、金粉勾绘大漆之上,为器物注入新的美感,堪称神来之笔。


从文化理念来看,金缮修复是日本?寂美学较直观的呈现。不以残破为陋,反以为美。在残破之中,器物的生命,被呈现得婉转、曲折又绵密悠长。

>>> 禅定之心的修行 <<<


金缮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传递日本的“?寂”奥义。现代人对金缮修复的迷恋与日本的“?寂”哲学有关。“?寂”一词出现于16世纪,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而日本“?寂”是唐宋时中国的禅宗思想传到日本以后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而生。金缮修复以东方式的“顺应”来消解绝望,也是禅定之心的包容


金缮修复实现了从彰显器物修复价值,到重塑艺术审美,进而到自我修行的旅程。金缮修复专家耿小晴老师认为,金缮修复不仅是器物的再生,更是心境的再生。懂得惜物,珍惜身边的人和物。如果出现破损,拿出金缮精神,用艺术创作的手法平衡逝去的人和物。



>>> 别样的艺术创作 <<<


每一件老物件,都会在时间中磨损消耗,边沿处留下了细纹、缺口……金缮修复的本质是用大漆和黄金颜料将破碎的器物弥合,拥有“令物品再生”的魔法,让残缺变得完整,这样的技能既务实又富有诗意。


著名艺术家鲍克•德•弗里斯认为,金缮是创作作品的一种手段。相比于其他的修复形式,金缮修复的持久性非常强。当其他的修复技术失去效果时,使用金缮修复术修复过的瓷器还能坚挺如初。


金缮几乎能与任何物件相融相生,陶瓷、紫砂、玉器、珠宝、琉璃、珊瑚、木雕竹刻,也运用在现代家居、家具产品设计上。金缮修复适应修复范围广,国际认知度高,越来越多的人被这项极具魅力的技术吸引。

学习金缮,既可以成为一种爱好,坚持原创和审美,修复自己的物品;又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做一名专业金缮师,开一间金缮修复工作室,遇见和成全更多有故事的器物。


匠心、美物、禅意,金缮修复向外是掌握一门精妙的技艺,向内是心理上的自我唤醒和成长。与器皿对话,重塑器物的艺术之美,与内心交流,治愈内心的躁动。有缘为缮,点什为金。


【了解更多金缮魅力

陈老师   18311182019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