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蒙作文破解作文构思难 小学生写作文,较难的是构思。
面对作文题,脑中一片空白,硬着头皮挤牙膏,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写出的东西不是东拼西凑,驴头不对马嘴,就是陈词滥调流水账。
于是就有了“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钢笔头。”习作时的尴尬。。
二、启蒙作文破解作文积累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文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但很多学生积累不够或者不注重积累,
腹中空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乎,生搬硬套,胡编乱造,
泛泛而谈,写出的文章味同嚼蜡,缺乏文采。
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长期的生活体验,
需要学生亲历亲为,需要多读多写逐步掌握。
我认为这是帮助学生提高积累的一个途径,但绝不是途径!
其实学生不缺少经历,而是缺少发现和领悟,缺少归类和总结。
启蒙作文深知学生在积累方面的不足,所以在积累方面下了功夫,
学生缺少什么,启蒙作文就提供什么。
学生缺少积累,我就总结积累,归类积累,浓缩积累,提供积累。
作文难教,学生难学,这是摆在大多数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
作文难以提高。难在何处?因为大多数语文老师都以"文无定法"抵制作文方法的指导,
而并不明白"文无定法"是在 "文有其法"的前提下提出的。
"文无定法"的真实涵义不是文章无法,而是文章有法,但无定法!
通俗一点讲,在"文有其法"的前提之下,再讲"文无定法"的初级阶段,
再讲"文有多法"的分类扩展,再讲"文法变化融合"等。
所以,"有法"是前提,"定法"是过程,"无法"是结果。
在大多数老师的作文教学操作中,一般会进行所谓写作方法的指导,
甚至还有老师提供一两篇范文供学生模仿。悟性高的学生能够模仿,
甚至还能有所变化,但悟性弱的学生就只能寻求度娘的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