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备考打卡第2天
赶紧开始刷题备考
简答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
A.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主机和操作系统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故选择A。B选项,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C、D选项,主机属于硬件,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属于软件系统。
2.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运行,是1946年由( )提出的,他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A.图灵 B.布尔
C.冯?诺依曼 D.爱因斯坦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1946年,美国的莫奇利、埃克脱、冯?诺依曼等人参加研制的世界上第几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从而开辟了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故选择C。A选项,图灵,英国数学家,为计算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3.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 )。
A.存储器 B.控制器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在计算机系统中,指挥、协调计算机工作的设备是控制器。故选择B。
材料分析题
材料:
四(2) 班小明较近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为了解小明在家中的情况,班主任顾老师到小明家家访。在同小明父亲交流情况时,顾老师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小明的父亲听后很不高兴地说:“顾老师,您这话欠妥,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小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
(1)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师与家长冲突的看法。(10分)
(2)试述教师家访的注意事项。(10分)
答案:
(1)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小明的问题上没有遵循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双方发生冲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沟通理念与技巧缺失。教师跟家长沟通更多的是描述学生表现的好坏,并且与家长沟通时,偏重指责、命令,很少运用引导、激励的方法。材料中,教师以专业人士的态度来指责小明的问题责任在父亲身上,引用“养不教,父之过”这种指责的言语,势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而家长则将教育的责任全部都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也说明二者存在信任危机。
②沟通过程缺乏计划性、目的性。教师应该在沟通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订沟通计划,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材料中,小明的成绩出现了严重下滑,已经造成了不良后果,在老师和家长沟通时出现了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如果能做好计划性沟通,双方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也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优势互补,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2)家访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里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家访的注意事项:
①明确目的
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交流信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家庭和班级合作的条件,而不是“告状”。材料中,顾老师带着指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②平等尊重
班主任态度要诚恳,尊重学生和家长。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班主任的地位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种服务者的身份,因此家访中态度应谦和诚恳。材料中,顾老师凌驾于学生父亲之上,是欠妥的。
③注重有效性
家访不是简单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而是要与家长一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承担责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材料中家长和顾老师都推卸责任,缺乏责任意识,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微信:13322987831(余老师)
想要考取国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可以点此申请更多优惠:http://a.happylearn.net.cn/wenku-jiaoshi/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