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软件工程|东莞软件工程硕士|东莞在职研究生

+收藏

求学价: ¥36000 发布用户:dghust

发布时间:2018-01-08 已有3908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东莞软件工程硕士|东莞软件工程硕士|东莞在职研究生
东莞在职研究生|东莞市软件工程硕士|华中大MSE
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东莞软件工程硕士MSE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教高[2001]6号文)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综合优势、办学资源和计算机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拓宽办学渠道,采用超常规办学模式,为我国IT产业培养多层次、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软件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与香港新华集团、IBM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坚持以需求为目标,面向软件产业办学;坚持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软件标准培养人才;坚持质量第几,素质与技术并重、基础与实践统一;坚持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借助一流学科的优势,创办一流的软件学院,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腾飞培养一流软件人才。

培养目标: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金融证券、工商业、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及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管理理论及一定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一、招生对象与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理、工科专业背景)及学士学位的学生(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工作人员,工作年限不限),能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运用能力。

二、报名方式

1、报名时请带身份证、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原件(验后归还)及其复印件2份;对个别管理方向专业(限理工方向)的学生应提供大学阶段的成绩单。近期大1寸免冠照片(蓝底)8张;填写报名表、信息表、报考承诺书1份及资格审查表2份。

三、考试及录取

参加GCT考试,过线录取

四、培养方式与学位授予

学员以在职不脱产方式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主要为双休日或晚上,由学校资深老师来东莞面授。对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五、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

英语

专业选修课

电子商务

高级INTERNET程序设计

工程数学

组织行为学

信息经济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人际沟通与团队精神

电子银行学

电子金融系统分析与设计

软件企业管理

金融数据库研究

电子商务与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金融与电子金融问题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

 

七、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教高20016号文)的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综合优势、办学资源和计算机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拓宽办渠道,采用超常规办学模式,为我国IT产业培养多层次、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型”与“应用型”软件人才。

    联  系:138 2571 0908(东莞)谢老师

    Q  Q:139   1242  068  

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与香港新华集团、IBM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坚持以需求为目标,面向软件产业办学;坚持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软件标准培养人才;坚持质量第几,素质与技术并重、基础与实践统一;坚持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借助一流学科的优势,创办一流的软件学院,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腾飞培养一流软件人才。

专业与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目前设有教学研究室以及软件、硬件和网络多功能实验室和国际专业资格认证中心;另外设有学院办公室、学院财务、对外合作办公室和学院理事会。
  第几学士学位,从华中科技大学各专业二年级学生中招生,转入软件学院学习,培养软件专业人才,学制四年。以后将招收第二学士学位,招收在校或已毕业的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学制二年。
  第二学士学位,招收在校或已毕业的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复合型”软件人才,学制二年。
  软件工程硕士(MSE),从计算机软件从业人员或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招生,培养可从事系统分析与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培养目标

  软件学院与企业联合办学,合作企业为软件学院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教学和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基地,提供奖教金和学生奖学金,同时合作企业还将选派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使软件学院教学内容与软件工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有效地保证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合作企业对软件学院毕业生具有优先选择权,并可向其他机构推荐毕业生。软件学院将与更多的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将人才培养与软件工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培养软件工业急需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特别是与软件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大学合作,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课件,聘请兼职教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软件人才快速培养的有效途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培养适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与国际接轨的实用型、复合型、工程型软件人才。
  软件学院的学生除须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较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较新的流行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中大型软件项目。具有熟练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学院大部分课程将直接采用国外著名高校的较新原版英文教材,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或聘请国外著名大学(或公司)的专家授课。引进国外高校先进教学模式,在精简理论知识授课时数的同时,各课程通过几个较大项目实践(Project)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此外,各学期均安排大量的软件开发实践。学院还将根据我校办学优势,开设相关领域的软件课程。各专业的学生均需在软件开发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代替毕业论文)。为加强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考取各类国际流行的IT认证证书(记学分)。

编辑本段
领导简介

陈传波 院长

  男 1957年8月出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控与计算机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和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1984年去德国MAT公司和美国Finnigan Institute进修学习。1986去美国学习。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曾任武汉华工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裁、计算机应用科学和技术系系主任,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高性能计算(武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ACM 会员。1993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主持完成的纵横向项目包括基金、863、预研基金、军口、部属、以及大型横向等科研项目32项。累积科研经费1800多万元,80%为软件研究项目,其中一项软件系统成果被美国FINNIGAN公司和德国MAT公司买去。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8篇,编著2部。指导博士后1人、博士8人、硕士88人、留学生5人。

陈业美 书记

  男 1952年2月出生,1970年9月入党,1971年2月进入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二系(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习,1974年7月毕业。1985年--1987年获本校社科系教育学学士学位,1987年晋升讲师,1994年晋升副高职称,2000年评定四级职员(相当于教师系列正高职称)。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书记。

肖来元 副院长

  男 1957年1月出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多年来,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方法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并长期从事结构与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以及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30余人。
  出版专著2部、网络版电子教材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获省部级成果二等奖1项。
  现主要致力于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工程优化及软件工程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

沈刚 副院长

  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1990年及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多项CIMS课题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Electrical and Compter Engineering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2月,在多伦多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系作访问研究。
  1999年起,在加拿大Kerr Vayne Systems及美国Motorola公司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的研究及开发。2003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
  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和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
  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等方向
 
 
东莞软件工程|东莞软件工程硕士|东莞自主招考研究生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东莞工研院教育培训中心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4578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创建于2007年,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 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一个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平台,旨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广东 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为不定行政级别事业单位。 工研院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团队”、“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及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201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批“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 室”、“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物联网产业)”;获得“广 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机构)”、“东莞市骨干科技服务机构”、“东莞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示范单位”等 称号。同时,工研院是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秘书处,是广东省重大 科技专项实施单位。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