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学位招生简章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libeihai1984

发布时间:2014-06-10 已有6613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为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圆一个名校梦”,让他们能顺利进入211大学学习深造,我们特别设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学位衔接班,具体报名流程如下:

  报名条件

  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参加2014年高考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

  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携带高中毕业生,准考证,身份证,分数条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一寸蓝底相片4张

  录取专业

  法学,会计,艺术设计,物流管理,国际金融,工商企业管理,新闻与传播,投资理财,

  考虑开班问题,以上学生填报专业必须服从调剂

  入学办理流程

  一,学生入学后统一注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籍,本校本部上课,实行全日制教学,颁发一卡通,学生证,跟统招学生一样享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美的教学环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再利用湖北省优越的教育政策优势,专本套读,让学生在2——2.5年内取得本科毕业证。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这授予学士学位。

  二.

  根据教育部{(87号)教计字105号}文件关于第二学位的相关政策,学生在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后可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学位(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主命题划线录取)学制二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毕业后发放派遣证,就业报到卡,实行学校推荐,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毕业享受研究生待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学位入学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摘抄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考试科目:

  政治,语文,英语,各占100分,满分300分。

  参考书目:

  一,《政治》参考书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二,《英语》参考书目:

  1.《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

  三,《语文》参考书目:

  1.《大学语文》,主编:李漫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大学写作》,作者:赫立新,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3..《大学基础写作》,作者:郭建勋,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今年是我们招收的第三届二学位学生,做了多年的宣传解释工作,我接待的家长不下近千人,与在校的二学位学生更是每天在接触,综合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对所有宣传老师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在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如实的将学校的招生政策对家长宣讲到位,所有的家长来校后我都会重新再把政策讲一次,如果家长来到学校发现你们的宣传跟我所讲的区别比较大会有一定的心理落差,会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2、来学校咨询必须是学生本人跟家长一起来(较少一位家长)并要带齐相关资料:相片一寸、两寸各四张,身份证、证考证、高中毕业证、分数条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否则不予接待。
3、尽量找一些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跟那种被家长逼来上学生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到课率上区别非常大,分数差点我还有办法,如果不想读书那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家长把学生送来这里上学,除了是感受武汉大学的学习氛围和人脉关系外,较关键的还是想拿个第二学位(普通本科)的毕业证回家。所以大家在推荐学生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长期旷课就只能拿第几本科回家了。
4、今年名额有限,可能会提前结束招生工作,大家随时保持联络,方便政策更及时的传达。

 

 电话:13554005535,招生网址:www.zncd-exw.com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武汉大学第二学位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1271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几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 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 Science 》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 “ 中国较杰出的大学之一 ”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 “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 中国较美丽的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96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