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53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由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家何长工亲自选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了新中国较早的的设置有经济类专业的地质院校——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71年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1985年,学校迁址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996年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00年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转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13年5月23日,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省部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协议,学校成为省部共建大学。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是学校名誉校长。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940人。
石家庄经济学院条件完善,实力雄厚。学校占地总面积1276.82亩,建筑面积4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327万元,图书馆藏书137.6万册,数字资源量381635GB。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27人次,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15人,53人次获全国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模范教师、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聘请了12位院士为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8个科研机构;5个一级学科和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地质工程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47个本科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20门省级精品课;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建有82个实习实训基地和面向企业需求的BPO和ITO实训实验室,实现了相关专业学生直接就业。学校是全国服务外包示范院校、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石家庄经济学院薪火传承,人才辈出。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的杰出人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张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南极科考队队长李院生,全国工程勘察大师许再良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石家庄经济学院开放办学,走向世界。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高校联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第八届、第十三届、第十六届凯洛林国际地质学术会议,第四届亚洲消费者与家庭经济国际研讨会,第几届国际创新与创业会议;每年选派教师和学生赴国外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实践学习。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毛泽东、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我校师生。学校50年校庆时,温家宝同志把他亲自采集的一套珍贵岩矿标本赠予学校,勉励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地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李岚清同志为学校题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作贡献”。
回首过去,伴随着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几代人以校为荣,艰苦奋斗,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传统,和衷共济,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向着“建设河北省一流、国土资源系统有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招生专业:
专升本:法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经济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材料及工艺学
高起专: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测绘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工程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法律事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国土资源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钻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