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培养中医要习经典重师承确有专长

+收藏

求学价: ¥23000 发布用户:guoyuedu

发布时间:2017-08-19 已有9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自古以来,培养中医师就是采取师承的方式,背熟经典,打好童子功,随师临证,破解理论上的疑惑,在习得前人经验与自我感悟中,逐步提高。但随着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的推广,重师承、学经典等好方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注重学习中医经典

  在很多中医药院校中,中医经典的学习课时不足一直是个严重问题。以某中医学院为例,中医专业5年制近20门课程,共1260学时,而课程中经典著作仅有《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以及中医各家学说5门课(其实严格来说,温病学以及中医各家学说不算是经典著作)共288学时。课程门数虽占1/4,而学时则仅中医课程的22.9%,在校总学时的8.4%。相对而言,其他类选修课程的总学时也有400学时以上。

  因此,在校学生普遍没有通读,更没有完整精读中医经典著作。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的教学时数是54课时,相比起原定的80学时已经相差很远,更不要说80学时是否足够。而有些院校更是把经典学科当作选修课,或把它当作理论课而不是临床课,可见对经典学习的重视程度。

  再者,虽然近年来中医界提倡重视经典,可是在本科课程中除了4门经典课之外,其他课程与经典缺乏联系,在临床上更少有中医运用经典方法看病的实例,因此学生都感叹,经典都是过去的东西,今天不能用了。

  究其成因,一是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年前的古书还拿在手里当作宝?二是认为中医经典的内容,已经散布在不同的学科中,因此便不用另外专门讲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就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现代出现这个问题就不奇怪了。

  其实,历代名医均刻苦钻研中医经典并推崇之,这是因为其不仅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掌握中医理论,还一直在指导着中医临床。《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现代更是经常使用;《温病条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对温病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四大经典是中医由经验水平上升到科学理论层次的里程碑,如果我们学习经典,将有助直接成为辨证论治之医,而且更能体会到理、法、方、药的统一。

  但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其实只是从《黄帝内经》抽取部分内容整理而成,是否能反映《内经》本来面貌已经是一个大问题,更不要说教材编写中出现的错误。自古以来民间的师承教育,经典是中医学生的“必读”,且医术高超的中医师无不有着深厚的经典功底,很多名老中医甚至每年把四大经典复习一遍。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把中医经典放到次要的地位,实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

  重视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是中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特有教育模式,对中医的学习承传有重要的影响。师承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如能培养出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便于学习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理论联系实践、临床能力强、重视医德和文化学习等优点。但在师承教育过渡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师承教育的重要性,使其优点不能延续下去,而且在注重实践和因材施教上欠缺更为突出。

  现代的高等教育没有师承教育那么重视临床。现代的中医本科教育基本上是照搬1910年Abtaham Flexuer提出的医学模式,仍是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认识而运用传统的“基础课(2年)-临床课(2年)-实习(1年)”三段式教学进程。这种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进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要说这种模式与中医特点是否相符。

  现代的中医教育一般只有较后一年到半年的时间实习,其余的都是理论课的学习,实践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少。著名中医谢阳谷老先生回忆从前学医时,实践与背经典的时间比例是2:1,白天跟着师父听医话、看医案,晚上就捧着书求解。其实从前师承教育,真的能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反观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时间减少,也就造成了临床水平下降。

  在因材施教方面,现代教育的理念已经转变,就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现代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但由于目前教育方法的守旧,还是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法,缺乏启发的部分,使学生“千人一面”,没法塑造出不同的才能。而从前的师承教育,反而能做到因材施教,老师顺应单个学生的能力,双向互动,更能发挥教育的积极性。

报名地址:

广东师承确有专长医学医学研究院

地址一、广州白云区大源南路105号(友好医院)

乘车路线:地铁3号线同和D出口转乘公交504路、862B到友好医院站下即到。

地址二、广州白云区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红棉路17号四楼)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三元里站A2出口之后对面过来几百米。

地址三、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350号首层A、B房(淳和医馆)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纪念堂站D1出口,往正骨医院方向步行10分钟。
公交:东风中路站(步行1分钟即到);正骨医院站(步行3分钟即到)。

电话:13824430295      13602283158       13824430965

网站:http://www.yijia33.com/


标签:

儿推培训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国宇教育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284

国宇使命
传播文化精髓  启迪人生经典!

国宇愿景

引领创新,服务社会,培养精英。

国宇价值观

国宇—思想的港湾。是汇集创新、进取、实干等先进思想的港湾;是汇聚吃苦耐劳、勤奋拼搏、团结一致的人才的港湾;是广大群体值得信赖、合作的坚实的港湾。国宇经营的不仅仅是教育,还有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人生较幸福的事情是自己有梦想,并且有实现梦想的舞台。国宇想让大家拥有这样的一种人生:无论何时回头看自己来时的路,那些汗水沸腾过的青春都让我们骄傲地说,你或许还只是原来的你,而我却早已超越了自己。

国宇介绍

广州国宇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成人职业教育(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职业能力提升、中医领域培训)咨询服务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平台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教育科技集团。

 

国宇认为

较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教研团队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需求的差异个性化的定制学习提升计划,较大化的实现学生学习效果。

多年来,国宇教育依托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集中了大量拥有多年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经验的教务人员及本地的师资力量,并与中山大学老教授协会、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广州市翻译协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多项学历及职业培训合作项目,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校主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停的为社会造就一批批管理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输送专业性人才。自学校开办以来,已有近三万余名学生从国宇走向社会。


国宇极力整合各方力量,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知名人士自愿参加的,以服务各行业为主体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 全省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为学员服务、为各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主体:广东师承确有专长医学研究院

地址一、广州白云区大源南路105号(友好医院)

乘车路线:地铁3号线同和D出口转乘公交504路、862B到友好医院站下即到。

地址二、广州白云区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三元里站A2出口之后对面过来几百米。

地址三、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350号首层A、B房(淳和医馆)

乘车路线:地铁2号线纪念堂站D1出口,往正骨医院方向步行10分钟。

公交:东风中路站(步行1分钟即到);正骨医院站(步行3分钟即到)。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