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研修班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tankshe1

发布时间:2017-02-23 已有3268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中国古典文学研修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的灿烂光辉,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较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古往今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千古传诵,历久弥新。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品读诗经的唱词乐调、感受楚辞的浪漫,探索唐诗的渊源,体会宋词的情感,了解元曲的精妙、审视明清小说的价值,可以让我们对历史有所感悟,增进我们的知识涵养。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文学以多种文体表现形式,及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


课程特色:

① 资深名师授课,使学员站在更高的角度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与真谛。

② 阵容强大的国学论坛。每年春季和秋季北京设两届“国学论坛”,上海深圳每年一届论坛;在全国各地,每年多个国学论坛,为学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③ 终身学习制,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随时补课,终身学习。


教学特色: 

① 晨读诗经、唐诗、宋词,体会诵读经典之乐趣,修身养心。

② 授课同时,伴有古琴、古筝名曲现场弹奏。

③ 每年寒暑假学员子女可免费参加 “亲子国学夏(冬)令营”。

④ 面向学员父母开设“敬老养生公益大讲堂”,敬请学员父母免费参加。

⑤ 定期组织文学、鉴赏、艺术类的班级活动。

⑥ 开课后,可根据学员需求,适当将单元课程安排游学。       

⑦ 学员可加入当地华夏儒商校友会,较终归入华夏儒商校友总会,共享万人的交流平台。


招生对象:全国各行业董事长及董事总经理;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处级以上干部。

学习时间:每月集中授课2天(周六、周日)。

开课时间:2014年8月21-22日

学习地点:北京

学习费用:49800元(人民币)/人(含注册费、一年课程费、资料费、午餐费、特色讲座费、和        资料费,其中,学员学习和游学期间、交通费及住宿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18988459211 罗老师

 

课  程  安  排

第几单元

品读《诗经》

《诗经》是我国较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非常丰富,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5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里的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分属于“风”“雅”“颂”三大部分。并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

第二单元

《离骚》经典诗词赏析(上)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离骚》是我国古代较长的一首抒情诗,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崇高理想和炽热的感情,迸发出了异常灿烂的光彩。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第三单元

《离骚》经典诗词赏析(下)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

第四单元

品读汉乐府诗集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其中以《孔雀东南飞》较具代表性。《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几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几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较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第五单元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的诗集赏析

唐诗是汉民族较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派别上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人物的山水田园诗派。其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而与之相反的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为代表人物的边塞诗派。多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第六单元

唐代浪漫诗派与现实诗派的诗集赏析

唐诗是汉民族较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派别上可分为以李白为首的浪漫诗派和以杜甫为首的现实诗派。以李白为首的浪漫诗派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以杜甫为首的现实诗派,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第七单元

宋代豪放派诗词赏析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以豪放为主体风格,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第八单元

宋代婉约诗词赏析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与豪放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第九单元

探究元曲、明清戏曲的艺术魅力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第十单元

明清小说-《红楼梦》经典解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较具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




  中国古典文学研修班部分拟邀师资

周思源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 主讲方向:四大名著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讲方向:四大名著

冷成金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名师、著名历史杂谈作家、44集  

        电视剧《苏东坡》 编剧、中国苏轼研究会、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

        理事。主讲方向:诗词、古典文学

丁 夏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专业研

        究宋元明清文学;百家讲坛名师;主讲方向:明清小说

张 鸣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讲方向:诗

        词、古典文学

康  震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主讲方向:诗词、古典文学

李  山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主讲方向:诗词、古典文学

鲁洪生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主讲方向:诗词、古典文学

李达武  西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         主讲方向:诗词、元曲

程郁缀  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俗文

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副院长;主讲方向:诗词、古典

文学

刘 石   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主讲方向:诗词、古典文学

徐志啸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讲方向:楚辞、古典文学


咨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云南财经大学1号商务楼

          电话:18988489211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华夏儒商国学院昆明服务中心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2334

华夏儒商国学院自2002年创立以来,依托国内外的国学教育资源,面向国内外管理者及领导人先后开设了中国管理哲学系列课程、中国管理思想系列课程、中国国学系列课程以及游学问道系列课程。多年来的成长与壮大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辐射前沿应用类及学术类学科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流学府,开创和发展了中国国学百家讲坛、中国国学百家讲坛二年级、中国易学百家讲坛、中国易学百家讲坛二年级、中国佛学百家讲坛、中国史学百家讲坛、中国养生百家讲坛、少儿国学翰林班、华夏问道高级讲习班、游学课程(台湾、印度、尼泊尔、埃及、以色列)、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博士学位课程班、华夏儒商国学论坛等精品国学教育项目。作为华夏国学教育第几学堂,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挖掘全球优异教授,网络知名学术泰斗,已先后培养了近万名社会精英。
    学院以“弘扬国学,共创和谐”为宗旨,以中国国学为主要蓝本,古为今用,以国学思想启迪智慧,以国学素养修养身心,以国学因缘结缘学友,以国学情怀拓展胸怀,以国学智慧成就企业,以国学精神实现完美人生。学院形成了诚信、仁爱、中和、宽容、礼义的企业文化,提倡务实、严谨、创新、团结、协助、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民生为本,以人为本,以更为开放的胸怀和视野为国学事业的研究者、传播者、合作者、学习者等机构及个人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及成功舞台和空间。学院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办学风格,结合中国企业家及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要求,以宏扬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与中国企业及中国企业家共同努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