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战略管理与资本运营(金融班)

+收藏

求学价: ¥39800 发布用户:nicky_4501

发布时间:2010-07-05 已有2555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战略管理与资本运营(金融班)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EDP项目

【一】课程背景

21世纪,面对国际化的竞争环境,高层管理者的运筹帷幄不仅表现在内部重大决策上,更多地体现在对资本运营和管理、项目投资、融资渠道、股权运作等方面的掌控上。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利用自身强大的师资,专门为中国企业和政府的高层管理者精心设计出一套国内全新、国际水准的金融管理课程,旨在为中国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熟悉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企业资本运作、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与金融管理人才。

随着中国新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加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同时,全球资本和经济资源正在加速向中国流动,以资本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正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动机,资本致胜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模式面对新挑战,资本的吞吐吸纳,资本的聚合裂变成为左右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二】研修目标
体悟中国经济大势,聆听资本市场韵律,掌握集团管控之道,提升经营管理境界。

【三】研修对象

目标学员: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总裁CEO、董事长、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等)、金融机构负责人、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及公务员。

【四】报名条件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或同等学历,同时具有5年以上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对业绩突出,经验丰富,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要职的精英,条件适当放宽。

【五】教学特色

※较鼎尖的师资:鼎尖专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金融业界精英+卓越企业领导人。

※较优化的教学:专家学者亲临授课+业界精英现场讲解+经典案例详细解析+名师名企对话交流。

※较精心的组织:人大学员联谊+班级竞赛活动+定期文化沙龙+年年高峰论坛+学员企业考察+人大企业家俱乐部平台。
    ※较人性的设计:精致的入学通知书+精心独特的教学流程+权威的人大学习证明+的个人档案管理+世的人大学梓情谊。

【六】课程体系

第几模块  资本致胜之基础知识篇

第二模块  资本致胜之内部治理篇

核心课程:
货币银行学基础
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资本市场概论

总经理财务管理
专题讲座: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核心课程: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资本致胜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
职业经理人激励与人本管理

第三模块  资本致胜之企业投资篇

第四模块  资本致胜之企业融资篇

企业投资理念
产业投资方式与投资策略
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
投资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与融资策略
股权融资与企业IPO实务
债务融资与风险管理
融资案例分析

第五模块 资本致胜之资本增值篇

第六模块  资本致胜之产业整合篇

资本结构与公司金融
公司估值评估
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管理

产业发展规律
基于资源整合的企业战略
并购与重组策略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产业投资环境

第七模块 资本致胜之管控体系篇

 

集团公司的管控体系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
专题讲座:中国企业经营的法律环境

 

 

【七】部分核心师资

钟朋荣  著名经济学家,三九集团,茅台酒厂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顾

问。

吴晓求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世渝  资深投资银行家,北方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原德隆集团友联金融产品部总经理。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于宝刚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哈佛搏士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著名企管专家,北京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经济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聘教授,国际认证培训师,注册会计师。金诺投资管理公司常务副总裁。长期从事资本市场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曾服务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君安证券等机构。

张以军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夏  斌  著名金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赵  晓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陈兴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黄泰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战略管理专家。

以上部分师资会根据学员需求进行调整,以课程安排为准。

证书

1、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的学员将颁发“中国人民大学战略管理与资本运营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中国人民大学钢印备案,可供人事部门在中国人民大学网站查询。(盖人民大学公章、人民大学钢印)。

2、可申请相关专业学位证书

学制及授课方式
学制二年,每月集中一个周末(2-3天)上课,金融班核心课程+专题讲座+经典案例分析+案例讨论+企业家交流+联谊活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

上课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重庆市委党校

十一录取办法

1、报名:交报名费→提交报名表→提交学历证明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准备近期免冠彩色相片一寸四张,二寸两张)

2、录取:根据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核择优录取,统一发放录取通知书,按通知要求报到上课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中国人名大学重庆教学部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1705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几所新型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良传统,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3个学院、5个跨院系研究机构,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及深圳研究院。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44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9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99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2个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有成人教育专科专业7个,本科专业10个。学校拥有25个全国重点学科,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五(其中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数居全国第几),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几。在连续八届全国百篇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0篇,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几。在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5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几,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获准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学校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宋涛、吴大琨、黄达、戴逸、肖前、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高鸿业、卫兴华、胡钧、王传纶、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彭明、彦奇、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萨师煊、李占祥、赵履宽、钟契夫、李文海、吴宝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曾宪义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 671人,其中,教授499人、副教授636人。2001年以来,学校聘请了106位国内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拥有13名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3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曾宪义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9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5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388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几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成为全国入选人数较多的高校。一大批人大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被评为教学名师,15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6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0人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55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20 049人,其中国内学生(含港澳台学生)18 893人,包括普通本科生9 947人,硕士研究生5 921人,博士研究生3 025人;外国留学生1 156 人。 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人才。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教育学家、各级党和政府领导干部以及新闻、法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其他各类人才,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五”期间,先后有9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或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专题讲座,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
     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OGGI)”等特大、重大项目,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 600余项,获得经费2.4亿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几位。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37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一批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约翰?纳什、罗伯特?福格尔、埃德蒙德?菲尔普斯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设施先进,馆内藏书337.9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4万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我国收集、整理、存储、发布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的权威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六大系列、148种学术出版物,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几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几代领导集体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大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给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次生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时俱进”的新品质、新灵魂,并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中国人民大学,不断给予亲切指导并寄予厚望。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营销——改变营销模式大讲坛”(张利庠主讲)、“重庆首届千人策划师盛会” 暨“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李光斗主讲)、“企业财务管理子系统建设”主题论坛(陈国庆主讲)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营销策划、财务策划与税务筹划等专题大型论坛,在重庆本土企业界引起了空前的影响,得到了广大企业界朋友的支持和赞赏。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提供增值服务,引领培训市场,把盘古打造成为重庆本土较适用的培训机构。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