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口厚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既可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4]
本专业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和国际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学校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完整体系。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系统开展了鼎岗实习支教工程,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3.5+0.5”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师教育的特色进一步强化。鼎岗实习支教,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受到了基层中学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国务委员刘延东就此项工作中曾两次作出批示予以推广。在强化教师教育特色的同时,学校积极发展非师范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2009年学校获得了国家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10年学校进入了“百篇优博”院校行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年到位外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61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5646万元。年承担国家基金项目数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2010年,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The Plant Cel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等。在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组建了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校企(地)合作,大力加强应用技术和开发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