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自考 成教招生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whchjy

发布时间:2011-03-06 已有2699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自考(专升本)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较早主办和主考院校之一。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省自考委关于进一步明确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将面向社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自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专升本课程辅导(业余)助学班”,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一个更高学历层次的就学平台。

 

  一、招生专业

专业设置

学制

学历层次

学习形式

授予学位

学费

艺术设计

两年

独立本科段

业余(周末)

文学学士

4500/年

教育学

两年

独立本科段

业余(周末)

教育学学士

4500/年

 

专业介绍
     ◇ 艺术设计专业
     主干课程:装饰材料与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表现技法、造型设计基础、工程图学、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学位课程:版式设计、商品包装概论、装潢艺术设计。
     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影视、广播、报刊社、网站、平面媒体、园林绿化、室内外设计、装饰设计等行业从事图形设计等工作。
    
     ◇ 教育学专业
     主干课程: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教育法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育论、德育原理、比较教育、教育学毕业考核。
     学位课程:中外教育简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
     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咨询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招生对象及条件: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具有普通专科学历。
     2、在校大专生。(大一至大三均可)
     3、热爱祖国,品德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符合以上条件均可报考。

 

三、学习形式: 常年招生、插班跟读,每个专业满30人开班上课。采取周六、周日编班授课的方式,不耽误在校学生的正常上课时间。根据专业开考计划与教学培养方向,全部课程及格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颁发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共同盖章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华中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证书均可以上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可以继续报读华中师范大学和其他学校的硕士研究生。

 

四、考试形式: 每年有元月、四月、七月、十月四次考试,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学部统一报名,统一安排考试(两年可完成学业)。学生在专科教学中学过并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与自学考试专升本专业课程名称、学分和要求一致可以免试;有大学英语三个学期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试英语(二)课程。

 

五、助学班的学生如何能拿到学士学位证书?

 

答:1、两年的学习中各科成绩考试合格;2、三门学位课程平均分达到70分以上,且单科成绩不低于65分;3、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或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华中师范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使用待遇等方面国家有哪些政策规定?

    答: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获得者,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本着用其所学、发挥所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他们的工作;非在职人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部门根据需要,在编制和增人指标范围内有计划地择优录用或聘用。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七、收费标准:学费4500元/年,教材费据实收取,考务费500元/年。

八、报名手续:专科生持专科毕业证(在校生凭学生证明),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及一寸蓝底彩照片2张,二寸蓝底彩照8张报名。
 

 

报名电话:15377037841  15072414357 027-51778258李老师

 QQ:1556005214  

 地  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上课地点:

华中师范大学成教招生简章(发布版)

一、学校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从1955年就开始举办成人教育,1958年在武汉开办夜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成人高等教育较早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一。1987年12月设立成人教育学院,2001年8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办学特色

主要利用节假日(周末)到学校参加学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即可毕业。入学考试(成人高考)有免费考前辅导,录取率98%以上,毕业率近;各专业均可插班就读。
      高升专、专升本学制均为2.5年(5学期)。

三、毕业及发证
      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由华中师范大学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网上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历证书查询网址:http://www.chsi.com.cn)。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由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招生专业(学制2.5年)(学费2400∕年)

  专科:   新闻学   公共事业管理   机电一体化  社区管理与服务     农村经济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

   本科: 新闻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程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五、报名要求及联系方式

  1 专科─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等学历或相当高中文化程度应往届毕业;

2本科─已取得大专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

  六﹑联系方式

     报名热线 15072414357  15377037841    李老师

    咨询QQ1556005214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938号洪福家园 二栋703室 (七一七所对面)

               (雄楚大道和民院路交叉口)

华中师范大学本部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武汉鑫才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1822

  
  

  

武汉鑫才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是经湖北经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的以中高端执、职业资格,研究生辅导和教育项目培训为主的专业办学机构。公司历经四年的办学历程,在主管部门及各合作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颇具规模和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在职研究生培训机构,深受学员和合作单位的信赖,以及广泛赞誉。
  公司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156号洪福家园二栋703室(七一七所对面),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职业学院、湖北开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中国建设银行、鲁巷广场、光谷毗邻,周边风景秀丽、历史人文荟萃、交通极其便利、学习氛围浓厚,是学习交流和培养人才的圣地。公司拥有固定办公设施及教学场地(租赁教学用地),配备有专业的教学桌椅、聘请了一批具有博士学历的专职培训老师,努力为学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公司成立三年来,一贯坚持“博学、睿智、创新、卓识”的校风,以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导向,致力于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计划。公司的教师无论专、兼职均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对教学和管理无不殚精竭虑。优良的校风,高素质的师资,严格规范的管理,并信奉“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办学理念,为武汉各高校输送了大批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公司重点开设了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农业推广硕士等考前培训工作,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是目前及未来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热门职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公司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华中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意向,聘请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参与考前的培训工作,充现了学员的理论知识,确保了学员在职研究生考试的,连续四年考试在90%以上。
  另公司还和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立了合作友好单位,并和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授权,公司在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四年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获得学校的高度赞赏和社会认可。
  公司坚持奉行“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办学信誉求发展”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培训质量,对所有专业的教师严格选聘,进行岗前试讲、岗中测评,优胜劣汰,建立了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所有受聘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所有教师都必须接受公司的专业考核,学员的严格测评,根据考核和测评成绩高低选拔的培训教师。
  公司坚持以学员为中心,走品牌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导向,倡导“博学睿智,创新卓识”的学习理念,以打造一流的培训品牌和创办一流的培训机构为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为核心,以现代化的培训技术和方法、良好的培训环境和管理体系为保障,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为实现学院、学员、教师、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多方和谐、共赢,竭尽全力。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