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学/常年招生
白天班
教育培训
南京详细地图
400-882-7992
课程介绍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
【 体系 】适合学员:有一定书法基础,爱好篆刻的中青年
授课形式:2-4人小班授课
开课时间:每周1次课,上课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安排。(滚动开班)
课程详情:请咨询客服
【 详情 】课程内容:
1、了解篆刻的基础知识。
2、了解篆刻的分类以及历史发展。
3、熟练掌握篆刻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篆刻的起源和类别。
2、在学习和实践中体会中国传统艺术。
3、掌握治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381
2018-06-08
共227个
教育培训
张老师
教育培训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将知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机构或在线学习系统。一般来说,这种机构或网站会包含从幼教到大学,甚至博士或者出国等各个阶层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对现任职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岗人员等类别的技能培训,是以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性网站或培训机构。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