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记录不必追求专业,各行各业都懂一些,知道字怎么写就可以了。”这句话放在当前的速录市场,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家都不专业,既然都不专业,那么做出来的稿件差异性就不大了。在这种形势下,涉猎的门类多了,自然能够多承接一些业务,多挣点钱。这句话放在将来,也许仍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考虑,“既然是记录,那么什么都要能记录。”但是这句话在方法指导上有误,我觉得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精通一门专业,有了这个基础,再逐渐扩大专业的学习范围,每学习一个专业,都要有目的性,力争做到学有所成。第几门专业的选择,可以先迎合市场,市场上什么专业的会议多,就学习什么专业;第二门专业,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专业呢?”“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如果自己不当回事,别人就更不当回事了。不同档次的产品会派不同的用途,一张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普通的椅子只能用作休憩,而一张艺术家手工制作的椅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值得作为珍藏品世代保藏,成为价值连城的古董。 速录具有实时、快速的特征,脱离这个特征,就会弱化其地位。如果不是“会议毕,文稿出”,而是“会议毕,一个月以后出”,那么,只要会打字的人都可以完成。 众所周知做同声传译(中外文实时翻译,以下简称同传)收入不菲,时薪上千,但少有人听说国内做得很好的同传寥寥无几,现状如此,人们便习以为常了,尽管很多人发出“听翻译讲中文不如自己学外语”的感慨,但学成的毕竟是少数,即便同传的价格高过了其实际的价值,该请的还是得请。 一位好的速录师,同样可以迎来鲜花和掌声,同样也可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