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道德经的智慧与当代领导力》

+收藏

求学价: ¥4000 发布用户:elsiehikaru

发布时间:2018-01-13 已有4534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中山大学《道德经的智慧与当代领导力》

公开课程

主办:中山大学房地产教育中心         课程时间:2015年9月19-20日

 

【课程大纲】

一、老子《道德经》的历史影响和贡献

l  创立了一门学说

l  源于皇帝之世,出于史官之流,循于上古之道,杂于百家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司马迁引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纪晓岚评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l  影响了一批先哲

l  .....

 

二、老子之道
---没有术,做不活;没有法,坐不稳;没有势,做不大;没有道,做不久。

l  道之大意

l  老子之道

l  问道与闻道

l  讨论:“道”究竟有什么用

 

2-1道之大意

l  道字为何歧义多?《故训汇纂》:307种。《道德经》:73处

l  第几,作为“道路”之“道”。《说文》:道,所行道也。

l  第二,作为“言说”之“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l  ......

2-2老子之道(上)

l  《鬼谷子》:道者,天地之始也。

l  《管子》:道者,扶持万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

l  《庄子》:道者,万物之所由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l  《韩非子》: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万理之所稽也。道者,万物之所成也,故曰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

l  陈鼓应:作为实存意义的道;作为规律性的道;作为生活准则的道。

l  我的观点:物之本原(本体)、事之规律(趋势)、行之法则 (普遍)。

 

2-3老子之道(下)

l  无形而有象: (14)、(21);像什么?

l  无名而有实 :(25)、(32)、(4);第几推动力?

l  无怠而有反 :(25)、(40);生命有轮回吗?

l  无为而有为 :(37)、(42);道为了什么?

l  无争而有胜:(22)、(73):谁能逃脱规律和死亡?

l  无功而有成 :(2)、(34);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2-4闻道与问道

l  《道德经》:(41)

l  《庄子》:东郭子问道;知道与知到;白居易:问佛法大意

l  道-人脑与兽身;人性与兽性,理性与习性;路:个人与选择;永恒与虚无也许仅仅是一种选择;共性与个性。

 

三、老子之德
---没有德,术不正;没有德,法不公;没有德,势不应;没有德,道不通。

l  德之大意

l  老子之德

l  缺德与乱性

l  讨论:“德”究竟有什么用?

3-1老子之德

l  《道教义枢》: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l  韩非子:德者,道之功也;陆德明:德者,道之用也;苏辙:德者,道之见也;王弼:德者,物之所得也。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3-2现代社会的问题根源

l  为什么发展没能完全解决人类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

l  生态危机:《2012》、《阿凡达》。

l  战争危机:资源、利益、政治、信仰。

l  经济危机:麦道夫和新帝国主义

l  人性危机:食物链;残害儿童;亲情伤害;门事件;宋山木和性问题。

l  两类问题:吃不饱与吃饱

l  两个根源:失道(法乱);缺德(性乱)。

 

四、《道德经》第几章选讲
 ---众妙之门

l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l  讨论:道与禅的异曲同工之妙

l  道与禅

l  指与月

l  空与无

 

4-1第几章新注

l  道之为道,因其可道而非常道,故尔为道。

l  道者,物之所然、事之所由也。

l  道可道,言其用;非常道,言其体。               

l  道与名,无与有,虽名异而本源同出,体用相一。

l  无生有,有生名,名名有,有归无,而道行其中,此谓玄。

l  玄之又玄,乃成万物生息之法,乃得万事成败之根,故为众妙之门。

4-2第几章旁注

 

l  道不生物,赋其性也;

l  道不为事,约其成也。

l  名非物实,命其所成,指其称谓也;

l  名非事实,表其所行,述其义理也。

l  名常为道之遮蔽,有常为无之表象。

l  去名而悟道之本真,假有而溯无之本源,妙门自开,玄机自见。

五、《道德经》第八章选讲
---上善若水

l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l  水与人类 ;古人论水 ;水之七德

l  讨论:女人与水

六、《道德经》的阅世智慧 ---活在糊涂中,还是死在明白里?

l  现代人的问题

l  老子明世之道

l  学习的误区

l  讨论:国学热的反思

 

6-1老子明世之道

l  小事:见小曰明(52)。

l  平常事:知常曰明(16)。

l  谁的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3)。

l  出世之辩:既世离世的超越。

l  明世之道:11处“明”。

 

七、《道德经》的管理智慧  
 ----熙熙攘攘人向西,孤孤单单佛向东。

l  领导力、文化力、沟通力

 

7-1当前管理和管理教育的误区(上)

l  管理无圣经:西方经济和管理论为什么解决不了经济为机?

l  管理有主体:管理学的前提和立论基础是什么 ?

l  孙悟空之变;李东升、张瑞敏、冯仑、陈峰等的觉醒

 

7-2当前管理和管理教育的误区(中)

l  国学中有管理理论吗?马太效应 与(77)章;奥卡姆剃刀原理与大道至简和邓小平理论。

 

7-3当前管理和管理教育的误区(下)

l  四大名著:修齐治平

 

7-4《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选讲

l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l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l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八、《道德经》的生活智慧  
 ---色中长存真性情,空里自见菩提花

l  两性:(4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婆子烧庵;泽庵论色。

l  交友:(23)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l  家庭:《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l  俗世修行难戒嗔,较难便在对冤亲。才叹难教膝下子,又恼不堪枕边人。

讨论:企业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九、《道德经》的摄生智慧
---复归于婴儿

l  正形:(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l  守常:(16)复命曰常;(5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28)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l  清静:(45)清静为天下正;(16)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l  自然:(75)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l  平衡:(4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l  讨论:养生的关键在哪里

l  神之所藏,性之所载,念之所伏,意之所向,智之所依,慧之所隐,情之所执,相之所生,法之所取,行之所主也。

 

9-1《道德经》第十六章选讲

 

l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l  学道九观:一曰观天以道,二曰观人以德,三曰观物以性,四曰观事以反,五曰观己以心,六曰观作以复,七曰观法以易,八曰观势以象,九曰观命以常。

 

十、《道德经》的安身智慧 
 ---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

l  知止:(9

l  持节:(73)

l  制欲:(44)

l  何谓知止?

l  讨论:谁来控制企业家的人生风险

 

十一、《道德经》的立命智慧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l  人的六种存在方式:一曰命理的存在;二曰生理的存在;三曰心里的存在;四曰伦理的存在;五曰性理的存在;六曰道理的存在。

l  人的命理逻辑:)

l  人的十二命缘运:

l  三宝:(67)

l  积德:(59)

l  狗的命运启示录

l  孙悟空的命运五部曲

l  讨论: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l  命乃前生定,运由今日成。若要命运好,尊道贵德行。

 

十二、《道德经》的治国智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l  老子的预见:(75)(77)

l  老子的忠告:(72)(74)

l  老子的方略:(57)(60)

l  老子的理想:(17)(80)

l  讨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康德与朦胧

 

禅宗公案参悟

l  参禅不劳用心苦,归宗无须入空门。

l  和尚究竟是男子,尼姑原来是女人。

 

l  参禅悟道几多难,事到临头便到关。

l  直下承当无我执,看破放下且随缘。

 

l   看破容易放下难,随缘容易自在难。

l   只因业力在其中,明月不得时时圆。

 

《老子人生哲学》提纲

l  第几集 大势所趋:人类之困;普世之思;文化之根

l  第二集 大话老子:百家之首;万经之王;千秋之用

l  第三集 千年误读:无为之误;出世之误;阴谋之误

l  第四集 老子之道:道之本意;人之起源;道与人生

l  第五集 老子之德:德之本意;人之异化;德与人生

l  第六集 管理之道:管理之问;迷失之痛;觉醒之路

l  第七集 领导之道:君人之术;领导给力;领袖境界

l  第八集 若水之道:水与人类;水之杂说;水之七德

l  第九集 摄生之道:知常为明;清净为正;自然为法

l  第十集 齐家之道:阴阳相冲;损益相交;本末相生

l  第十一集 安身之道:知足不辱;知畏不狂;知止不殆

l  第十二集 立命之道:命运悖论;命理根基;立命新说

 

【专家简介】

于天罡,新学院派国学讲师、老子研究专家。师从国际易学应用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华周易协会名誉会长、明学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弓克教授。现任吉林大学规划与政策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长春老子文化书院院长,曾任吉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吉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吉林炎黄国学书院副院长。

现有研究成果: 在《国学》、《问道》、《中国青年报》、《中国高等教育》、《吉林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等30余篇。“《道德经》与和谐社会建设”讲座、“女性的历史选择”讲座被列入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多份建议报告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专著《道德新经》、《老子讲读》、《老子诗颂》、《门外颂禅》、《女史新鉴》等(整理出版中),讲座光碟《国学应用大商道》《老子人生哲学》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年来,先后参访法国道教协会会长景秀女士、英国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黄世真先生、香港道教协会学术部主任汤伟侠博士、台湾全真道教协会秘书长郑政雄先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台湾佛教高僧星云大师、浙江圣寿禅寺能显方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著名隐士鞠曦先生等。

 

【报名事宜】

适合对象:各房地产企业老板、总经理、总监等。

?  课程时间:2015年09月19-20日 (周六日 全天) 09:00-12:00 ;14:00-17:00

?   课程地点: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环大楼D129讲学厅

?   收费标准:4000元/人(含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自考主考专业辅导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7234

1981年,我国开始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1988年,国务院颁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确定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

自学考试制度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较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它以国家考试为主导,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有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助学活动,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自学成才的摇篮。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