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自由安排
青岛恒星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青岛恒星职业学院详细地图
0532-86661234
课程介绍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被授予省级“品牌教育较佳就业奖”;以服务社会守信重诺为理念――被授予“省级百姓口碑较佳荣誉单位”称号;以强化技能实训教育为特色――被评为中国“具发展前景十大民营高校”。
办学优势
1、地利独特、环境优越
学院位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又是北京奥运会伙伴城市“帆船之都”——青岛。校址位于市区内高科技园区,学院东邻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南靠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北依青岛电大、青岛体育运动学校,以青岛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已经形成青岛东部高校区,青岛高等教育发达、工业基础好、企业众多、外资企业云集这给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专业热门、定向培养青岛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紧握市场脉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办学特色,按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都是目前社会人才紧缺的专业,并提前与企业签订向培养协议,使各专业学生毕业就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集团办学、专家治校
学院由青岛恒星集团斥巨资兴建,企业办学,为学生提供了完备和完善的实习基地。学院设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学院常规管理事务的组织和实施。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熟悉高校办学规律,具有较高的的政治素质和高等教育管理经验,能够胜任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
陈昌金, 董事长兼校长。原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教师,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高级工程师,青岛市政协委员。先后获得八项国家专利,数十个产品荣获国家数十项殊荣,2004年荣获“2004年度全球百家中华儒商”称号,2005年荣获“2005年中华十大管理英才人物”称号,2006年荣获“2006年度山东十大财富创新人物”称号,2008年荣获“青岛市诚信与自律先进个人”、“山东省品牌建设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少有的“双师型”校长之一。
徐天真,常务副校长。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曾获得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高等学校共产党员,长期从事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
李静,副校长。原中国海洋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海洋科学学会海洋环境科学理事分会副理事长,负责教学与管理工作。
单凤儒,副校长。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国家教育成果特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陈杰,副校长。发表《高职毕业生实习就业模式实习研究》、《就业质量目标管理体系研究》等论文,多年的大学生就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创新就业模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具体分管学院的招生就业工作。
杨鲁新,动画学院院长,教授。是数字多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图形专家,现为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组负责人,担任过国家863项目科研任务,是世界著名软件公司Discreet在中国的特聘专家,所编写的《计算机二维动画的分类与方法》获“200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
学院承担教学管理的各二级学院院长及专业带头人,都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在国办本科教学和管理经验,可以保证本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真教实练、注重技能
学院实行“实训制”(50%以上的课程为实训课)。坚持“以产业带专业,以专业上产业,产业与专业互促”,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在对应的企业中实训,确保学生能 “真教实练与上岗就业零适应期”。构建以知识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的新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校企合一”培养模式,配套成立了10家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学生强大的实训、实习基地。恒星“校企合一”职教办学模式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
4、管理严格、教学严谨
青岛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学生不到休息日,不准出校门,安心在校园学习实训。每日6~8课时,早、晚自习均有老师辅导。教师授课由教务处、学生处和质管处监督考核,保证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的质量。
5、国际合作、融入恒星
董事长兼校长陈昌金先生办学理念创新,与世界多个发达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与加拿大莱桥学院、加拿大威利斯学院、加拿大莱姆顿学院联合办学。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创立了不出国就能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为国际学院的学生架起通往成功的桥梁。
6、重信守诺、保障就业
学院依托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青岛恒星集团,以及国内众多的中外大中型企业组成的就业网络,为就读青岛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不仅保证了学生毕业就有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赢得学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
办学特色
贴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校企合一,强化技能实训,注重社会实践。追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真教实练与上岗工作零适应期”,实行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青岛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实施学生持“七证”毕业,强调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作用,从本质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培养感恩品德,学会自我学习,精练专业技能, 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2250
2011-07-26
共26个
章晓
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由青岛恒星集团于2001年投资兴办,2002年筹建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并开始招收省内高职生,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高职大专统招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学院占地14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73万元,教学科研用计算机2900台。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8万册,电子图书685GB,各种期刊618种。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979人,专职教师464人,正副教授200人。学院下设信息、机电、汽车、印刷、动画、国际、商务等21个二级学院,开设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日语、韩语等37个高职专业。
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十年的努力奋斗,学院在“培养感恩品德、学会自我学习、精练专业技能”十八字职教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根据专业上产业,以产业促专业,把产业做大,把专业做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实训,注重社会实践,逐步探索并形成了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激发潜能的教学方法、全程育人的思政教育和跟踪服务的就业体系等五个适合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与欢迎。
学院提前五年实现了建校之初制定的“千亩校园、万人大学、民校”的十年发展目标,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院荣获省级“文明校园”和“德育工作高校”、“山东省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民办教育百强学校”、“较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百姓口碑较佳荣誉单位”等荣誉称号。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float2006.tq.cn/floatcard?adminid=9054380&sort=1 ></script>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