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学/常年招生
周末班
福建寰球恒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泉州市详细地图
15959040380
课程介绍
福州大学函授大专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如何报名
福州大学
关于我们
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整体实力进入全国高师院校和全国地方大学的先进行列。学校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校本部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多亩。学校本部现有本科专业85个,全日制本专科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7000多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8个、高原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已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1800多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9.06%。
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历史悠久,办学层次齐全,是全省首批招收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士学位和成人教育学专业统招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全国成人教育学校。依托校本部雄厚的教育资源,自1956年开始至今的60多年办学历程中,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我省培养了近20万名成人本专科合格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联系方式: QQ:519-070-787 咨询电话159-5904-0380 刘老师 微信同号
欢迎报考2020年福州大学成人高考函授自考报名
福州 厦门 南平 漳州 龙岩 三明 宁德 泉州 均可报名
联系老师索取考前辅导视频以及辅导材料
2020年福州大学报考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投资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行政管理
信息安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工艺与工程 交通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着重培养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建筑物(包括大坝,水电站厂房,闸和进水、引水、泄水建筑物等),以及工业用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习与研究方向包括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结构、水力学及流体动力学、工程管理等,发展趋势是与信息技术、可靠度理论、管理科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其中每门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12--13周。
主干学科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 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 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260
2020-07-27
共20个
成人高考、自考
刘老师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6余万人。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一批学生24421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279人。学校现设89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名列全球第455名,内地高校第51名;在USNews2020世界较佳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98名,内地高校第50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9人,其中专任教师2102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72人次(264人),其中人才98人次(62人)、省级人才274人次(202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7人(含16名特聘讲席教授),“长江学者”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名,教学名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名;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