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电话咨询
本藏教育
广东广州广州市详细地图
18569463417
课程介绍
唐老师电话微信同步:
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中国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简介:
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中医针灸的作用涉及到中医针灸调节内分泌、爱民中医针灸减肥等具体领域。
针灸医学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300多个穴位,用针扎扎就可以治病,咱老祖宗是怎么想到这个神奇的疗法?
针灸分两部分,一是针具,一是灸法。在新石器时代,受伤的人偶然被一些坚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碰到身体某个部位,会出现身体疼痛减轻的现象。于是,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锋利的石块来刺激这些身体部位,这就是早的针具——砭石。灸法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在用火中,发现躯体的某些病痛,受到火的熏烤或灼烧后有所缓解,在得到这样的启示后逐渐发明了灸法。
功效
1、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基本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针灸成功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将使早已满载传奇的毫针和艾叶为更多世人所分享,也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设定全新的历史坐标。但是关于他的“继承人”问题,让人忧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会制定一个一揽子的宣传与保护计划,特别是要开展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研究,完善中医药针灸的传承机制,从而达到完善中华千年医药文明的历史重任。
2010年11月24日郭晓宇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申遗成功不意味着涨价,申遗成功和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
老祖宗被石头碰了一下碰出大发明。
在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已形成了人体完整的经络系统,并对针灸方法、针刺适应证等做了详细论述。
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穴位。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穴位,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
公元6世纪,针灸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如今已走向世界。
治病原理
一、调和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
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
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二、扶正祛邪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上课时间:
每个月两期,每个月30号,15号开班,每期15天
上课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东塘校区)。
课程内容:
中医基础:经络学 解剖学 中医诊断(手诊、面诊、舌诊、脚诊、脉诊)
所讲病症:男科、妇科、肩颈腰椎类、心脑血管类、肠胃疾病、神经类疾病、小 儿常见病、内分泌类疾病(总计约180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针灸美容减肥类:祛痘、祛斑、去皱纹、丰胸、针灸减肥、埋线减肥等
所讲针法:传统毫针、浮针、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等
所讲理疗方式:艾灸、拔罐、推拿、放血疗法、刺血疗法、足部反射疗法、耳穴疗法等。
费用:元(一次交费,终身免费复训)
考取证书:针灸科医师证、湖南针灸协会结业证书 (本机构为湖南省一家针灸科医师证考试培训机构。)
特大喜讯:凡是成为我们湖南省针灸经络高级系统培训班的学员都可以享受一次消费终生免费复训的待遇,同时在湖南学习完的学员还可以到我们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的中医针灸高级研修班进行复训,终生免费。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361
2019-03-11
共756个
教育咨询、学历证书、资格认证
唐老师
自创立以来,我们秉承“诚信、专业、负责、为立业之本,在正确的领导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发展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包括:园长任职资格证培训、教师资格证培训、普通话培训、保育员培训、大专学历报读、学前教育实习生安置、学前教育人才推介等。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