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经日语口语班

  • 营业执照
  • 办学资质
  • 售后服务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xianyue

发布时间:2018-05-28 已有10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想把孩子送出去留学,但是却又不知道国外的教育制度怎么样?今天东经日语就以日本为例,为大家介绍日本教育制度的一些优缺点及和我国的区别。

  日本教育制度下的分级阶段:

  日本和我国一样,也是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小学校、中学校、高等学校。

  小学校(6年教育,6-12岁学生入读)

  中学校(3年教育,12-15岁学生入读)

  高等学校(3年教育,16-18岁学生入读)

  日本的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很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日本教育制度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日本教育制度下的不公待遇:

  虽然非日本籍的父母(例如移民劳工)的儿子可享有接受强制教育的豁免权,但是他们可以上学。不过,教育这些学生的责任通常由公立学校执行,这些公立学校无法提供这些学生的语言需要。

除此之外,由于教育并不能令成绩有所差别的学生有所适应,这些移民劳工的儿子除了有语言问题外,亦难以在日本学校中获得较佳成绩,一些说得一口流利日文的学生亦遭歧视。

  和我国想比,日本教育制度有什么优势:

  1、硬件先进

  教育和体育设备是很先进的,差不多所有小学都有一个室外操场,大约90%学校有健身室,75%学校有户外游泳池。不过大多数课室并没有电脑和投影机。在授课及学生的习作中很少会使用科技。作为资源工具的互联网亦不会被老师和学生使用。

  2、国家重视,体制完善

  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指导,并且强调政府行为,文部省拥有较大的权限。另一方面,教育发达,体系完备,普及程度高。 



标签:

日语培训日语学习班日语培训学校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苏州贤悅外语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105

“东经日语”为苏州贤悦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家日语培训服务机构。


东经日语以良好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系和学习环境,为广大日语爱好者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在校学生提供日语培训服务,提高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 

yuan.png

  日式小班教学

  1- 6人的全外教小班授课,让您和外教的交流中进行日语会话和巩固文法,全面提高日语能力。

  中外教相互配合,全面提高日语水平,在与外教的对话中提高口语以及日语听力能力,在课堂交流中学习日语,中教负责提高学院的语法,从自身的学习经验来给予学员快速提高。

  多媒体课

  采用日本先进教学软件,有效帮助您提高日语口语、听力和阅读等能力,让您轻松掌握日语这门语言。

  新颖的多媒体课件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引进日本先进课程,内容涵盖大量的文法、词汇、发音、基础写作及各类场景对话等多种日语学习课程。同时可在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和复习,保障您的学习效果。

  口语拓展课

  在各种主题的设置下,外教模拟不同场景和您进行互动交流。纠正发音、培养语感,进一步强化词汇和文法。

  摆脱传统单一教材,以书本为主的教学。让您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日语,充分进行日语会话和交流。全方位接触日本文化,为您提供多元化的口语锻炼机会,提高口语及表达能力。

  综合强化课

  专业中教老师针对您的日语薄弱环节进行有效解答,巩固日语基础,进一步提高您的听力和阅读水平。

  对口语听力和基础部分更进一步的复习与总结,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与中教老师一起探讨有效的日语学习方法,解决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攻克薄弱项,加强准确性,提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