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项介绍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开设的临床医学专业。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等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先后经历了五十年代的五年制,六十到八十年代的六年制,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多种学制并存时期,形成了现存的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并存状态。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级医学人才,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从2015年开始,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将以"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形成新的医教协同医学教育模式。
报考条件
身体条件
患有以下疾病者报考本专业高等学校可退档不予录取:
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报考,但高等学校不能以患有下列疾病为由退档不予录取:
文化条件
临床医学(五年制)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方向是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临床医师。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德育和综合素质要求
专业素质能力要求
学习中要努力培养ASK能力
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较长可延长到八年)
毕业为大学本科学历,符合学校要求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
有的院校分为双语班和中文班。双语班入校后强化英语教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和考试,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英语功底,中文班采用中文授课和考试,第三学年开始学习专业英语。
基本上,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人文、自然和基础医学知识,后两年到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学习临床理论和技能。
以下课程设置以山东大学医学院2010版课程计划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