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医师承招生_民间中医要转正—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培训招生开始了

  • 营业执照
  • 办学资质
  • 售后服务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njcyjyxxzx

发布时间:2018-10-23 已有49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国家新政策——让咱们民间中医转正的捷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制司,于2017年12月发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于2018年5月22日发布了《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给民间中医草根带来了福音。

  执业医师法之前,对民间中医大夫进行认定可以取得医师资格,结果很多人也错过了拿医师证的机会。

  2009年对民间中医进行考核认定乡村医生,结果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机会。

  现在《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对无证中医进行专长考核颁发专长医师证。

  《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证》和《中医专长医师》,有什么区别?

  很多朋友一定会有疑问,那就是我之前已经取得了“确有专长证书”现在该怎么办?在这里就简单和大家说下前几年大家考的“确有专长证书”和《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二者的区别:

  1.传统的确有专长证书不能合法执业

  大家前几年所考的确有专长证书是通过卫生部门早年实施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考试获得证书。而此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但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能有资格参考医师资格考试。

  所以早年考取的确有专长证书或是师承证书,只能帮助你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而不具备合法执业资格。但是通过新出台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办法,而取得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过注册后可以开诊所,也可以到医院合法执业。这是两者的明细区别。

  2.《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将师承和专长人员合并为一证

  如果有朋友通过《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都知道,该考核分为两个考试,是分为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

  师承人员通过考核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参加任一一个考核通过后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都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而新出炉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办法中提到,无论是师承人员还是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确有专长人员通过新考核,都统一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大家之前考的确有专长证和新出台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功能和定位相差甚远,也是无法替换的。所以劝符合新考核办法规定的朋友们,又没有医师资格的中医人,还是着手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吧。

  3.考《中医专长医师》,需准备哪些材料

  1) 《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报表》

  2) 本人有效身份证明;

  3) 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证明,或者至少10名患者的推荐证明;

  4) 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5例;

  5) 至少两名推荐医师的有效身份证明、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及推荐材料。

  因而,小编希望民间中医们定要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圆了自身的执业医师梦的同时,也为中医的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想必民间中医们也知道,如今中医药的基础依旧薄弱,正是极需要你们的时候。


标签:

师承中医师承确有专长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南京驰宇教育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295

      2008
  驰宇教育正式成立,同年和国家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展开合作。
  2009
  旗下品牌森知博教育成立,定位线下职业培训。
  2010
  旗下品牌一点学教育成立,依托驰宇教育、森知博教育探索的线下培训模式,开发互联网线上培训平台。
  2011
  旗下品牌中公投资成立,锁定教育培训行业。同年与武汉澳新学院联手,于2011年成立武汉金脑教育文化产业研究院,针对中小学师资的培训、课程研发展开深度合作,并与下半年成立了武汉右脑记忆教育开发有限公司。
  2012
  铜陵分校正式成立,更多行家精品课程推出,荣获学员一致好评。
  2013
  开始筹备进入常州等地,依托南京成熟的教研体系迅速在苏南市场崛起并获得学员认同。
  2014
  开始进入苏州、昆山等地,将成熟的培训业务带向地方市场。
  2015
  南京江宁校区成立,将成熟的培训带向江宁各大学校园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