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自由安排
广西民族大学
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详细地图
15778185130
课程介绍
2015年广西民族大学双学历本科招生进行中...
文秘招生简章
专业介绍
文秘是随着科学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现代科学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职业,文秘工作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学习优势
(1)授课方式:全日制教学,短时间获取,快捷安全,国家认可,单位企业承认;
(2)名师授课:资深导师指导授课,带领学生到各个相关领域学习实践。
(3)考试命中率高:按照学员的学习过程精心制作了精讲+串讲+模考+答疑+阶段测评+真题解析+学程规划+学程跟踪+课堂互动等9大模块,含金量高、考试命中率高。
主修课程
普通写作、应用写作、秘书与公共关系、办公室实务、普通话、公关礼仪、办公自动化、公关心理学、档案管理与信息检索、市场营销基础、企业行政管理、秘书英语、速记、人力资源管理、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综合实训实习等。
培养目标
文秘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系统、扎实的文秘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
就业前景
秘书在企业中属于较基础,也是较重要的岗位之一,其岗位职责描述也是较模糊和较广泛的。目前,一般把秘书、行政、助理这几种相关职业都划分在秘书的岗位范畴中。
在每年的外企人才招聘过程中,外企秘书总是处于较重要和较醒目的招聘地位。秘书岗位的重要在于其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职位;秘书岗位的醒目还在于其招聘数量的规模体现。在FESCO每年推荐的几千名外聘员工中,秘书职位需求占总需求量的45%以上。
行业型秘书取代通用型。现在企业对秘书知识结构的要求,更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而且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不同,也对秘书提出了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例如,IT、通讯、机械、电子、微电子等行业,就越来越多地要求秘书在工作中可利用自身所学的行业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一些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商务解决方案。
另外,在IT、通讯、快速消费品等高速发展的行业,更注重秘书的学习能力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在法律、咨询等行业,则对秘书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稳重的性格及亲和力是一种考验。由此看出,专业秘书是秘书领域的又一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
就业方向
到各大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等实务管理工作。
招生对象
(1) 本科(高升本)、专科:高中(含职中、技校、中专)毕业生。
(2) 专升本(本科):大专毕业生或在读生。
报名咨询QQ:861036252 2287006096 1825600615
联系电话:15778185130 0771-6736207
微信号:mdzikaobenke
学校报名网址: http://www.gxunedu.org/
学校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 邮编:530000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1224
2015-02-06
共5个
邓老师
学校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创办于1952 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83亩,校园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6672万元,中外文电子期刊7万多种,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65万册,电子图书596万册。设有22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8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498人,其中研究生1340人,本科生14765人,专科生1001人,预科生1742人,留学生650人。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1217人,其中正高职称181人,副高职称28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9人,自治区专家7人,自治区“八桂学者”3人,自治区“特聘专家”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带头人3人,自治区“八桂名师” 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现有人才培养基地3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国家民委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9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14个,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6个,形成了一批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平台。
学校现有精品课程2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教学团队1个,立项建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2007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0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11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9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0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1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在参加的全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7年以来,承担课题117项,省部级课题279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6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84项,其中奖2项,省部级奖182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78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5项,三等奖109项,铜鼓奖5项,其他荣誉1项)。自然科学方面:省部级奖励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入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其“人类学研究”栏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与17个国家、地区的13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及国会主席巴妮.雅陶都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
学校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我校师生代表;1990 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学校视察时,称赞说:“这里的环境很美,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6年 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越南时,亲切接见了我校在越南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学校考察工作,勉励师生要倍加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我校视察调研。朱德、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帕巴拉.格烈郎杰、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尉健行、周铁农、李铁映、李兆焯、陈至立、罗豪才、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学校视察。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砥砺出“厚德博学 和而不同”的校训,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累计为社会输送13万余名毕业生。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先后或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广西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主动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成为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而奋斗。
优势与特色
共享“十一五”重点建设大学资源: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大学优越办学环境,使您享受优质的大学学习、生活资源。学院先进的教学理念,诗意一样优美的读书环境,配合精心设计的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特色思想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是您成才、家长放心的理想之所!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不同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增强本校同学社会竞争力!
塑造创业、就业综合型人才:我院积极探索人才发展新模式,学生就读期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引入创业实训课程。保证毕业生发展多元化,全力打造毕业生创业型、就业型综合人才!
“特色思想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教育新理念:学校为您引入“大学生特色思想教育+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教育新理念,打造您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的全面素质提升,引导您从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到事业成功。
“大学学历+高级职业技能”教学新模式:学校配套实施职业技能课程同步实训项目,让您边学习边实践,系统锻炼您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您在毕业时就有充分工作经验,不同专业引入企业实际案例,用项目带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您的专业素养。
“跟踪档案式”终身学习服务:学校践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创造力。结合个人实际发展情况,入校即建立职业发展跟踪档案,与每一位同学面对面深入沟通,建立个人生涯规划档案,做到从就读到就业系统化服务,为您毕业后提供多方面后续服务,行业等级证书考试,相关行业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更好促进您的人生成功!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