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社会工作硕士(MSW)招生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szzjpx

发布时间:2010-05-28 已有2976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社会工作硕士(MSW)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我校拥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6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学科点覆盖哲、法、经、教、文、史、理、工、农、管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社会建设人才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从今年开始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一、专业背景

      社会工作硕士是2009年新增设的硕士专业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4号)精神,我校作为首批培养单位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著名师范大学,我校研究生教育以及专业学位教育历史较长,较早开展了社会学、社会工作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教学经验,在社会工作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能够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为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091日)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四、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1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交费照相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者缺一不可。

      网上报名时间: 200101010—31日。

      现场确认时间:200101110—14日。

      五、考试与录取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     初试:

      初试为全国联考,政治(100分)、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100分)、两门专业课: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各150分)。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

      达到国家划定的录取分数线的考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

      3.参考书目:

      ①《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③《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六、学习方式和学位授予

      学习方式分为全脱产和半脱产两种,学习年限24年。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颁发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授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报名、咨询热线:

报名热线:0755-61534451  61281402  咨询QQ:395807724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深圳市培训 自考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361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