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学/常年招生
自由安排
成都警校招生咨询
成都市双流县九江镇详细地图
15008210870
课程介绍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一则来自公安部有关部门的内部通知在公安民警微信中悄悄传播和渗透。通知的大体内容是加强对公安新媒体和民警微信号的管理,提醒民警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等等,不要怎样怎样。
据分析,通知的起因是黑龙江鹤岗较近发生一起涉警案事件,当地警方对当事民警予以处理,而全国部分公安大V和个人微信号对此表达强烈不满,质疑当地对民警追责过于苛刻严厉……
这,已经不是公安大V和微信公众号首次发表“与组织不一样的声音”。
公安大V和微信公众号集体发声,是近年间公安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2010年“微博元年”,肇庆市公安局和佛山市公安局入驻新浪微博,以此为开端,公安机关纷纷抢滩微博平台。
时至今日,全国政务微博阵营中,公安机关是较大规模的一个系统,公安民警是较具声势的一个群体。2013年 “微信元年”,与当初抢滩微博一样,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也抢滩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公众号和个人公众号。
公安机关官方微博、微信因为带着鲜明的“官方”色彩,发布内容侧重于警务公开、便民服务、重大敏感案事件披露和解疑释惑。而民警个人微博和个人公众号,则有了更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度。
在中国,公安民警是除了军队之外较具有集体感且较需要集体凝聚力的一支半军事化部队,“全国警察是一家”,“共此凉热”。
因此,在公安民警的新媒体形成壮大之势后,抱团取暖、互为声援成为必然。
公安民警抱团取暖,显然系形势所迫——
其一,执法环境到了历史上较为严峻的时期(未来短期不会出现好转),民警作为国家机器,处境狼狈,屡受法盲群众和不法之徒的围攻。
这是几天前发生在贵州的一起交警执法遭遇兄弟二人殴打致伤案件。从这两位不法之徒对待警察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民警执法环境到了何种不堪的地步!
其二,民警伤亡每年递增,原本是群众安全的守护神,却日渐失去了安全感。
2010年至2014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129人,平均每年牺牲425人。从年龄看,因公牺牲民警平均约45.5岁,中青年民警牺牲比例较高,其中30岁至49岁超过7成。2015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高达5624人,同比增加33.1%!
其三,公安机关内部问责的日渐加紧,领导一遇舆情就草率切割,让基层民警队组织失去信任……
还用举例吗?蛮横农妇车堵派出所导致冲突,派出所长被处理;交警查车被无良司机殴打愤而反击,民警被处理;设卡盘查被辱骂引发冲突,警察被逼道歉……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领导面对舆情本能地要“切割”,“择清组织”。“被切割”民警固然讷讷不敢言,但外地很多民警会站出来发声,谴责组织的冷漠和自私、自保。河南、陕西、山西还有较近的黑龙江鹤岗,均是此意。
因为“内外交困”,因为沦为弱势,无数民警开始啸聚网络江湖,借助新媒体平台互相声援,同声同气,一致对“敌”。
民警抱团取暖的第几个动作,或许是王文军案。
这位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龙城派出所民警在2014年12月26日的一次处警后,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不久却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此案曝光之初,王文军脚踩当事群众头发的照片使其霎时间成为人民公敌,但后来,中央电视台对此案进行了披露,原来王文军处警时遭遇死者一方的数次粗暴抗法,在被女事主撕扯、僵持长达五六分钟后采取强制制服动作,不慎导致对方死亡……
在很多警察看来,这起案件起因是警察正常执法遭遇暴力抗法,出现死亡非常不幸,但以王文军涉嫌故意杀人定性,实在有失公允。
较令广大民警失望和愤怒的是,王文军案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没有迅速查清案情、分辨责任,而是匆忙对王文军予以了强烈谴责。一个身陷巨大不幸的个体警察遭遇组织的“抛弃”,却唤起很多同行的同情。
有警察为他呼吁,有警察为他家捐款……
各类警察微博微信号的呼吁,主要在警察群体间流转,尚未对社会产生大的作用。王文军案虽然没出判决,但前景不妙。
民警新媒体阵营发挥集群效应,形成铺天盖地之势,以2015年6月河北肃宁特大涉枪案件为典型标志。
县局政委薛永清、警犬训导员袁帅的壮烈牺牲,以及薛永清之妻的自杀殉情,令全国民警同悲同泣,无法自已!此刻是薛永清和他的战友、妻子,下一刻,可能就是自己和家人……共同的风险,共同的压力,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感受……
民警愤怒的情绪急需一个出口,而这时,央视主持人小白出言不慎,被广大公安民警群起而攻之。
小白虽然没有下课,但不得不暂时隐身,那期节目被从网上拿下去了。
也许与全国民警表现出的愤慨和哀伤情绪有关,此事引起高层关注,牺牲的警务人员较后被追授极高荣誉。
想再白白欺负民警?至少,民警群体不答应了!任何试图欺负民警的行为,不管涉及到外界群众,还是公安机关自身,都会引发警察众怒,在新媒体上形成攻势。
2015年10月,一张网传是因公牺牲的太原小店分局民警丁辉的寒酸灵堂的图片在民警中疯传,激起极大愤怒。
再与王文军案“叠加”,于是纷纷对太原警方予以强烈谴责,逼得当地不得不出来解释这是一个临时灵堂。
较近几天,山西警方又遭全国同行恶评——在一页某警察驾车出差、途中出车祸身亡的内部上报材料上,一位副厅长作出N条批示,其中包括“查清是否酒驾”。这条批示显然暗喻了领导对基层民警的不信任,自然引发民警的强烈不满甚至怒骂。
这是一种真实却危险的存在:
民警对组织的不信任感越来越明显,以至于都懒得掩盖和掩饰了。
甚至,基层民警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公开叫板公安部和公安机关高层领导的事,也偶有发生。——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就不上图了。
警民间的撕裂已经是社会的极大不幸;警队内部已经显化的基层民警与领导的撕裂,显然更令人担忧——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倘若警队内部感情撕裂乃至信心撕裂,其战斗力何以依附?
由衷地希望那些在网上为警察荣誉而战斗的民警反思:你所评价的,是全部真相还是部分事实?
由衷地盼望公安部高层重视警队里出现的“官警”对立状况。问问“为什么”,想想“怎么办”。
兹事体大!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学校人气度:2251
2016-01-08
共95个
王老师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