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定培训班

+收藏

求学价: 面议 发布用户:pxfaizy

发布时间:2017-03-15 已有10198人浏览报名

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陶瓷鉴定专家班

中国古代陶瓷专家班解读 (1) (2) (3) (4)(5)

分类

课程内容

课时

授课老师

高古陶器专业课程80课时

新石器时代陶器

1、黄河流域:

32

王仁湘

陈杰

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2、长江流域

中游地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下游地区: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

河母渡文化、崧泽文化

夏商周陶器

1、夏代陶器:灰陶、黑陶、白陶

32

徐良高

2、商代陶器:红陶、白陶、原始青瓷

3、西周陶器:日用陶器、建筑陶器

4、东周陶器:红陶、印文陶、原始瓷

秦汉陶器

1、秦汉陶俑:秦兵马俑、西汉陶俑

32

陈彦堂

沈岳明

2、秦砖汉瓦、建筑陶器、画像砖

3、汉代铅釉陶

4、东汉成熟青瓷

高古瓷器专业课程128课时

东汉魏晋

南北朝瓷器

1、东汉、三国瓷业发展

32

沈岳明

禚振西

2、南方瓷业:越窑、瓯窑、

婺州窑、德青窑

3、北方白瓷艺术

4、佛教文化对瓷业的影响

隋、唐、五代瓷器

1、隋代白瓷、青瓷

48

禚振西

沈岳明

2、南青北白:越窑、邢窑

3、唐三彩艺术

4、五代越窑秘色瓷

宋代瓷器

1、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48

吕成龙

禚振西

栗建安

张文江

肖发彪 

2、北方窑业:定窑窑系、磁州窑窑系、

耀州窑窑系、钧窑窑系

3、南方窑业:青白瓷窑系、龙泉窑系

4、地方特色窑业:吉州窑、建窑、杭州窑

5、辽金西夏陶瓷

元明清瓷器专业课程112课时

 

元代瓷器

1、景德镇青白瓷

32


江建新

范冬青

白光华

2、景德镇青花瓷

3、景德镇釉里红瓷

4、景德镇枢府瓷

明代瓷器

1、明代御窑厂发掘专题

48

江建新

周丽丽

2、景德镇明代瓷器分期、品种与特征

3、明代瓷器的造型、装饰与款识

4、景德镇以外地区的重要陶瓷品种

清代瓷器

1、景德镇瓷业的兴盛与繁荣

32

李一平

2、清前期官窑瓷器分期、品种与特征

3、清代瓷器的造型、装饰与款识

4、景德镇以外地区的重要陶瓷品种

实习

 

现场指导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考古工地。

2、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珠山御窑厂遗址、博物馆。

24

 

32

沈岳明

江建新


本课程老师介绍


授课老师

职称

供职单位

简介

王仁湘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者,百家讲坛人物。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史前考古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74年以来,长期在野外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若干重要古代遗址。他对中国史前考古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多年间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数部。并主编有《中国史前饮食史》及大型考古学丛书《华夏文明探秘》40种等,后者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

陈杰

研究员、考古研究部副主任

上海博物馆

博士,国家考古领队。主要研究方向为长江下游地区先秦考古和环境考古。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主要有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金山区招贤浜遗址、查山遗址,青浦区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塘郁遗址,闵行区马桥遗址、浦江花苑遗址等。出版著作多部,其中《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获得201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图书奖和2012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专著类成果奖。

徐良高

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曾被聘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客座教授。丰镐遗址考古队队长,主持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主持的云塘西周大型建筑基址发掘工地曾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主持苏州东周古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获评国家文物局“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全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等荣誉。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

陈彦堂

研究员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研究员,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

沈岳明

研究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队队长。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陶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

禚振西

研究员、隋唐研究室主任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受聘为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同时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耀州窑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专家。已从事考古研究、文物教学和文物鉴定工作40多年,特别对耀州窑的发掘与研究卓有贡献。1997年获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是迄今首位获此奖的华人学者,此奖设立是为了表彰在东方古陶瓷研究领域做出更卓越贡献的学者。

栗建安

研究员

福建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

福建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蒲城猫耳洞青铜时代窑址群取得重要发现与学术成果,获全国年度考古十大发现。在福建古窑址考古与外销瓷研究方面成果丰硕,是南方地区古陶瓷、古外销瓷研究的著名专家。

张文江

研究员、考古发掘领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领队发掘的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事田野考古和古陶瓷研究,在国内发表论文多篇,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吉州窑、洪州窑研究专家。

江建新

研究员、所长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从事景德镇陶瓷考古工作近三十年,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典范。主持了景德镇市落马桥窑址发掘。

范冬青

陶瓷资深专家

拍卖公司

原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与鉴定工作数十年,亦是宋代汝窑窑址较早发现者之一。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整理馆藏中国古陶瓷,继则为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马里蘭大学访问学者;又任美国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公司中国艺术部顾问。2008年返回上海,在拍卖公司任职,从事瓷器拍品的征集、评估与鉴定。撰写陶瓷研究文章参与著述数十篇。

周丽丽

研究员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7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进入上海博物馆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工作,复旦大学文博系进修。长期参加古窑址调查工作,1986年受博物馆指派在河南宝丰清凉寺找到了北宋汝窑窑址,从而解决了陶瓷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合作参与编写《汝窑的发现》、《简明陶瓷词典》及大型图集、著作数部。

李一平

研究员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陶瓷考古,是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考古发掘的资深专家。

肖发标

研究员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发掘领队。长期从事窑址考古发掘与古陶瓷研究工作,已在《中国古陶瓷研究》、《考古》、《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与报告数十篇。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带队发掘的江西鄱阳明淮王府遗址正式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学制】两年,392课时。

【学费】:69000元/人(含听课费、教材、讲义、证书等费用)。考古实习、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金城文物

认证机构

黄金会员5年

查看信用档案

学校人气度:2051

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

  中国文物教育第几品牌


  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是中国专业从事高端文物教育的独立学院,业内鼎级导师授课,颁发权威证书。关注微信jcart88免费试听,联系电话: 021-52758487。

  学院自建立以来系统创立了《考古与文物研究博士生课程班》、《考古与文物硏究生课程班》、《中国文物研究硕士生主要课程班》、《历史文献学班》、《文物学家班》、《中国古代玉器专业班》、《中国古代瓷器专业班》、《中国古代青铜器专业班》、《中国古代书画专业班》、《全球艺术品专业班》、《彩色宝石专业班》等经典课程体系。

学院现任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博士生导师刘庆柱先生,学院在职和特聘的专家中有博士生导师十五人,硕士生导师三十五人以及各省、市文物专家共计八十余人。

  学院拥有雄厚师资,尤其注重课程体系研发和创新。学院成立了金城学院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文物、史学、考古、美术等门类著名学家、教育家组成,专门主持教育改革和课程研发等日常工作。学院研发的精品课程体系填补了许多项国内文物教育的空白,并引领着文物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金城文物学院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绳,并且十年如一日。学院学生来自于世界五大洲。拥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教育背景的金城学子们冲着对中国古代璀璨文明的挚爱,不远千里来学院求知,部分学生完成一年系统学习需要奔波数万公里,更何况大部分学生已连续就读了许多年,就读时间较长的学生已超过了九年。学院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来善待南来北往的学生,的学生加上优质师资构成了金城的基石。

  我们永远追求较高的教育质量,较大限度地回馈是金城一贯的宗旨。学院成立近十年来已成功培训出了一大批的艺术品经纪人、鼎级收藏家、大学学者、相关行业企业家、文博行业管理精英等等。他们活跃于世界各地,传播着中华文明的种子,同时也为母校向世界传递一种正能量。学院向往的境界是"止于至善",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让学生们懂得去伪存真,体悟为人之道,这是学院日臻完善的教育系统的核心理念。

  金城的教育方法在中国文物教育界是独一无二的,考古学通论、美术史论、古代文献学、古文字学、古代纹饰学等率先运用到课程的前段,在为学生打好基础后才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坚实基础后面的课程就不会偏题和脱节。在进入专业课程期间我们会定期安排学生到考古工地和文物库房进行高强度的实习,让学生对古代文物有一个直觉的感悟,鉴定技术的培养是建立在科学考古出土器物上的。金城学院对应的考古基地有十几处之多。学院自身也拥有数千件文物精品标本,在全国文物教育行业名列前茅,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边观赏边学习。在专业课程教学上金城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我们的授课教授基本上都来自于各学科前三名专家。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天文考古学科创始人冯时教授一人全程讲授的二年制《文物学家班》、《历史文献学班》是金城经典的教学案例。金城的教育研发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全新大量的高品质课程正在竭诚服务于广大学生。


进入学校主页

相关课程

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