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
1.熟悉相关会计法规体系以及会计职业道德;
2.运用复式记账原理记录交易事项;
3.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的目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原则;
4.根据会计准则及其指南和解释等,掌握相关交易事项的各种会计处理、计算方法以及列报方式;
5.根据实务中所掌握的交易事项的相关信息,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的会计处理结论和报告;
6.在特定环境下处理交易事项和报告;
7.理解不同性质企业的财务报告形式与应用。
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生还应当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所确定的各项确认、计量和列报的原则与方法,包括:(1)基本准则;(2)具体准则;(3)相关解释和其他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科目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考生应当对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包括:理解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根据各项原则判断交易事项应遵循的会计处理原则并进行相关处理;掌握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列报等原则和具体方法。
《审计》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
1.掌握审计基本原理,包括审计概述、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工作底稿;
2.掌握审计测试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3.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
4. 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特殊项目的考虑,包括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审计沟通、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利用他人的工作,以及对会计估计、关联方和期初余额等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5.掌握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
6.掌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要素;
7.掌握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包括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相关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专业阶段的考生应当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税法>科目主要测试考生的下列能力:
1.熟悉税法与税制相关的基本原理;
2.掌握现行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相关规定;
3.掌握不同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及应纳税额计算;
4.掌握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应纳税额计算及相关纳税事项的有关规定;
5.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6.协助企业或个人准确无误地填列各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表;
7.分析税收政策变动对企业等相关纳税人的潜在影响并能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提出税收筹划建议;
8.用恰当合理的专业性语言和报告明确表述企业税收遵从、涉税风险、纳税事项等与税法执行相关问题的结论;
9.体现并培养税收遵从意识,提高纳税意识和税收服务意识,具备从公正立场为政府和纳税人服务的职业道德。
详询请咨询百创苏老师13611578062 在线QQ:18207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