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翠羽丹青书画培训中心
一进大门就听到有人喊我“曹哥”,顺声看去,原来是挚友青年画家张天鹏。首先让我驻足凝神的姚中华老师的两副作品,一副国画雪景,寥寥数笔的皴擦,皑皑白雪便立刻跃然纸面,另一幅老辣的笔墨将将藤蔓缠绕的原始森林展现地荒野神秘。环着展厅徐行,令眼前为之一振的是赵浩如老先生一幅赤壁赋的四条屏,先生的字雅韵翻腾,令人神清气爽;杨修品老师画的石奇而不丑,瘦而不陋,神态似人,欲言欲动。待至沈健老师作品面前,仿佛一股清风扑面,古韵横生,细看局部的牵丝亦挺健灵动,不觉令人叹服。
观展后,有幸向云南省书协副主席沈健先生请教书艺。一身黑色外套,鼻梁架一副水晶镜片的眼镜,手指间加着香烟,谈笑如风,洒脱而不失风度,蕴藉而不乏幽默,这是他给我影响。他专门带我到博物馆大门外面的一排无人打扰的椅子上畅谈。沈老师在得之我初学欧阳询,后学二王之后,便侃侃而谈。他认为提高书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临好名家的经典名帖,因为碑文历经丹书上石、工匠雕刻、岁月风化、后人拓磨、学术者的观察偏差五道流程,很难真正把握好古人的笔意;要真正学好王羲之的字,应该深入研究《兰亭序》,而最好不宜学冯承素的版本,因其是放在窗棂上靠光线双钩而出,很难看出当年王羲之的笔意和笔法,而应从褚遂良的临本入手。谈到兴致之处,沈老师还不忘给我递上一只“软云”,我连忙接过并为他点火。当我问及如何能真正理解和体味“魏晋风度”时,他淡然地吸了一口烟,眼神,笑吟吟地说,建议你读点《晋书》,不贵200多钱,其中竹林七贤的诗很有道的味道,甚至我觉得读了他们的作品之后,在某种程度上,连唐诗都逊色了,李白的诗变得大喜大悲不知如云,苏东坡的词也显得平添了许多感叹而少了些许内心的平和与淡然,你还可以读读《王羲之传》,了解一下王导、谢安这些独领风骚的人物,只有了解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把握他们的艺术灵魂。沈老师谦虚的说,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和一点自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沈健老师在谈书艺中始终强调一点,就是要以“好玩”的心态去学习书法,如果一味的苦学而不善于从中发现书法的趣味,那么就很难达到“游于艺”的境界,很难把书法提升到道的高度,他举了庄子“庖丁解牛”例子,对书法结构、章法和灵魂的掌握,再加上以“游于艺”的心态,就能抛弃匠气而达到书法艺术“游刃有余”的化境。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我们去大自然中写生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