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硕管理学院

“湖南的工业精神强于上海”

发布用户:zhujiangtao +收藏

发布时间:2009-10-14 17:52:00 已有279人浏览

摘自潇湘晨报: 赫尔曼.西蒙接受采访

“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是对市场竞争的讽刺,国有垄断企业大规模进入非主营业务,其实是低效的。”昨日,来自德国的世界顶级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在长沙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10月10日,他受邀在“隐形冠军——世界级中小企业成长路径”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就隐形冠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湖南企业家代表、长沙市政府官员以及汉硕管理学员等1000多名嘉宾参加了论坛。本报记者胡远志 长沙报道

    “湖南工业精神好于上海、深圳”

    潇湘晨报:这次来湖南参加“隐形冠军——世界级中小企业成长路径”论坛,您对湖南的印象如何?

    赫尔曼·西蒙:这次是我第一次到湖南来,我觉得湖南就像德国的普鲁士,有着十分强劲的工业基础,一些工业企业展现出的活力令人惊奇。在我看来,它所展现出的“工业精神”要远远好于上海、深圳,后者体现出十足的“商业气息”,缺少实体,做得更多的是车来车走的生意。

    或许有人觉得“商业精神”至上对城市的发展更好,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崇尚“工业精神”的地区可以走得更为坚实,毕竟工业是商业的基础。

    “湖南也有隐形冠军”

    潇湘晨报:您提到湖南的企业家们十分具有创新精神,以全球化视野观之,他们大多是中小企业,您觉得他们有望成为“隐形冠军”么?或者说您在德国所做的“隐形冠军”的实证经验是否适应中国?

    赫尔曼·西蒙:到处都有“隐形冠军”,到处都能孕育“隐形冠军”,中国也不例外。比如三一重工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隐形冠军”。

    你可能会说人们更关注大企业的发展,就像银行天然喜欢大企业一样,这并不仅仅是在中国才有的特例,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不过我认为,隐形冠军的企业策略、管理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湖南的企业家们也可以从那些成功的隐形冠军那里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比大企业的成功策略更容易模仿,也更实用。

    “不可能大家都上市融资”

    潇湘晨报:在中国已经开启了创业板,越来越多的隐形冠军企业有机会成为显性英雄的资本运作时代,企业在完成融资后需要注意什么?

    赫尔曼·西蒙:并不是每一个隐形冠军企业都想上市融资,因为它们有十分固定的自有资本比例,而且它们在进一步改善这一点,这可以保证它们获得更好的商业信誉,即使从银行借不到钱,也可以从私募获取发展的资金,这样融资成本较低。从具体研究来看,那些在被广泛关注的新兴行业中的企业对股市的评价很高并且极大地利用了股市融资,缝隙市场的生产者则在股市表现平平,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做强。

    至于具体的建议,我想“隐形冠军”企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能全部都借助资本市场,即使成功上市融资也不是急着去扩大市场规模,而应该通过借助资本市场提供的资源,快速地建立起企业的核心能力,以谋求更稳健的发展。

上一篇:北京大学实战EMBA总裁四班《宏观经济发展分析》课程分享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