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越终端零售管理训练机构
最近参与中华英才网举办的主题论坛《如何在企业中推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举办方给我二个小时的时间演讲,然后另有一小时是与来宾互动。虽然那天与大家交流总共只有三个小时,可回味起来还是让我“心情复杂”。三个小时我无法将企业文化概念与内含细数清晰,更无法回答完所有来宾的问题。难免惭愧,借着博客再次呈现我对于企业的文化理解的个人观点与各位朋友分享。
谈企业文化不能脱离对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思考:
1、本土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国企业需要以中国文化的内含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一味照搬西方的只会背道而驰,也令渴望推行的文化失去土壤与空间。即使是中外合资企业在推行外来文化时也要考虑中国的发展情况与文化现状,以免出现文化的“真空现象”,有其外形而无其内含。
前一段,朋友去德国一家公司就职,很幸运的被外派去了德国总部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到了德国才发现他处理太多的事物与“文化冲突”有关,之所以让他去外国实在是因为德国人已经无法管理中国员工了。德国人与中国人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是语言的阻碍而是理解、角度、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个小案例,朋友一去了就沿用中国人的习惯请德国的一帮同仁吃饭,德国人去了一到用餐地方就开始自己点菜,爱吃什么点什么,一点没有中国人的“含蓄”。吃到中途把酒当歌时,朋友发自肺腑的说道:“兄弟,一切尽在酒中!”德国同仁们面面相觑:“酒?酒中有啥?”朋友都没法解释。呵呵……此种案例不胜枚举。
所以,中国人的企业沿用中国文化的精髓是给文化在找根、找土壤、找到几千年来可以运用的案例与启示。
现场来宾有问:“陈老师,请问中国文化是什么呢?可否简单总结?”
我:“其实我很难去总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以我的理解也在很浅层。但是“仁、义、礼、智、信”。我想是今天的企业需要去推行与倡导的思想与行为。且不说中国文化的创新,能传承已经很不错了。
2、时代烙印:每个人一出生时就被时代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我有时候也会幻想如果可以选择在古代出生,我希望是在唐代盛世,于是我便会去白鹿洞书院做一名教书先生,自己吸纳知识财富并广收学子。或是我会选择出生在春秋时期,做一名“仁政和道德论理”的推行与践行者。可是这不是我说了算的事儿,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来临了。 生于70年代长在红旗下、热爱毛主席、爱劳动、讲文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终身,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这些我都做到了,于是我可以说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我的价值观与行为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兴许当人被时代打下烙印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令人悲痛的事。那是因为我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却别无选择。
企业文化要以时代的烙印为主线,“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忘!”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每家企业在推行企业文化中应该考虑到的。所以,最近也在一家企业门口看到企业自编的“八荣八耻”的确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3、宗教信仰:每个区域或是国家、民族有其所推崇的宗教信仰,在我看来这是神的最高指导。中国的国教是道教,所以“道”理无处不在。人们还信奉“儒教”,所以连商人都愿被叫作“儒商”。很多人会讲,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因为老板没有文化所以我们企业也没有文化。与会来宾问:“陈老师,我们的老板就是江湖文化,请问江湖文化有什么特色?”我:“江湖文化也讲江湖规矩的与江湖情义的,所以老板总是舍不得放弃那些和他一起创业的人,即使他们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这是老板有情义的表现,只是老板欠缺的是智与勇,守住企业的智慧与断臂的勇气!”在我所咨询与培训的一家企业中,老板信仰道教,所以在企业他提倡爱、感恩,不杀生、修身养息,于是他们的产品中有争斗意味的产品不再生产。整个企业体现浓郁的自然、人文、爱、和谐的气息。同时,正因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有激进、冒险意识的员工感受很难融入,所以选择离去。这本身已经说明了文化在吸收也在排斥,生生不息。
(作者:陈待忠先生,本文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www.syzdpx.com)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