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内基训练

情商影响学习成绩

发布用户:wangguopeng +收藏

发布时间:2009-08-12 17:24:00 已有359人浏览

    新学期刚刚开始,很多家长又将孩子送进了各种辅导班,围绕升学、考试展开的竞争让孩子们几乎没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有关专家介绍,片面强调智力培养可能造成孩子人格、性格缺陷,缺乏发展潜力,只有情商、智商兼备,才能成才。

  近日,卡内基研究中心联合本市多所学校对千名青少年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青少年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决定学习成绩的是性格、沟通能力等隐性指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心理素质好,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具有较高的情商;性格太“独”,不善表达沟通,或自卑内向的学生,从老师、同学那儿得到的信息明显少于情商高的孩子,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并最终影响学习成绩。

  对此,卡内基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智力开发和考试分数,片面强调智力培养,忽视对青少年人格、性格等“软实力”的开发和训练,可能会把孩子培养成一条腿走路、缺乏后劲的“劣马”。青少年时期是培养高情商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应全面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孩子智商、情商均衡发展。    

    卡内基研究训练中心调查发现,在家庭养育模式上,家长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问题比较普遍,80%的家长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超过70%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了,别的方面差点无所谓,大多数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表达沟通、协调合作等能力。

  高二学生董某一和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也没什么朋友。他在接受专家调查时表示,在学校与同学、老师关系都比较生疏,有什么事也没人告诉他,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敢问也没人可问,心里非常痛苦。专家发现,董某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家长告诉专家,孩子在家里什么话都会说,很多事情都会做,可一到陌生的环境,这些能力就骤然消失。有的孩子在学校如果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小红花,或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就会变得暴躁、焦虑。“觉得孩子就像个大气筒子,一戳就会爆炸。”一些家长说。

  卡内基研究中心训练顾问王琳指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与情商缺失有关。现在家长片面追求分数,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艺术特长班,孩子课外时间一再被压缩。孩子在被迫接受这些训练时很难快乐起来,而且没有时间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其实,健全人格和沟通能力培养更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和人格品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重大,当青少年拥有良好的心态和人际关系时,反过来会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青少年是情商培养最重要时期
情商越高离成功越近

  专家指出,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85%来自情商,即自信、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软实力”,智商因素只占到15%。青少年情商教育缺失,短期可能在学习上收获高分,长期反而会离成功越来越远。青少年是情商培养最重要的时期,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据卡内基研究中心训练顾问王琳介绍,青少年是培养和训练情商的最好时期。青少年情商训练可以从情绪入手,练习对自己情绪的了解和掌控,常常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到什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等问题,来提高对自己感觉的敏感性。在了解自己情绪、感知的基础上,慢慢尝试体会他人的感受。在情绪出现波折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出现情绪低谷或高峰的原因,帮助孩子将情绪迅速调整到合理的状况。在培养情商的过程中,必须包括态度与软性能力两个部分,设法改变对自己及他人的态度,并且训练一些正常的人际互动能力,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提高情商。

  专家指出,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在遇到自身的问题,如任性、叛逆、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家长要特别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给孩子一些主动性,要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从自身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激发内在的潜力,让他充分意识到自己没有挖掘的潜能,不要一味地批评,以免恶性循环。

缺乏情商训练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培养孩子莫“近视” 学会做人最重要

  本报讯 (记者蒋娟 实习生于跃 吴梦楠)马加爵案、研究生自杀、青少年离家出走……这些不时见诸媒体的青少年问题,让家长既痛心又迷惑:家庭和社会为每个人的成长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爱心,为什么他们不珍惜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甚至鄙视生命呢?专家指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学习之外情商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是造成这些悲剧事件的原因。

  卡内基研究中心的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在培养孩子时“近视”、“斜视”的情况非常严重,其实,让孩子学会做人才最重要。调查显示,70%的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设想比较模糊而且偏高,他们在描述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时将有钱、成功、出国、考名牌大学作为目标,而且有80%的家长自己“操刀”设计孩子的人生,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或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对于孩子实现家长希望、获得美好人生的途径,超过90%的家长认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或者出国深造才有出路。另外,家长在培养孩子上的“近视”也让专家非常担忧。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家长之间忙着比拼孩子英语、钢琴考级,大考小考的分数、名次,只有在孩子身体、心理出现问题后才意识到孩子其实根本吃不消。专家指出,统计数据表明,上学期间领跑的孩子,成年后往往表现趋于平庸,考试前三名的学生占成功人士的比例非常低。相反,成绩处于10名左右,情商、身体等综合素质好的人,踏入社会后往往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上一篇:赵卜成总经理作为演讲嘉宾出席“首都创新论坛”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