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自考辅导培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欧洲伽利略系统之争

发布用户:gzitedu +收藏

发布时间:2011-04-08 09:41:00 已有349人浏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欧洲伽利略系统之争

《美国商业周刊》: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陷入困境,不仅经费难以为继,连频率也被"北斗二代"优先占用。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二号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会谈最终毫无进展,等待下一轮谈判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事上,中国和欧洲从最初的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反映了中欧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冲突背后,则揭示了欧洲一直以来对华所抱持的傲慢和排斥心态。关于这场并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争执,其实由来已久,要厘清来龙去脉,还得从最开始的中欧合作签约谈起。

蜜月期(2003-2004)中欧优势互补 反对单极世界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欧盟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欧盟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按设计,"伽利略"将一共由30"中轨道""静轨道"导航卫星覆盖全球,其定位精度超过了GPS,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为了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伽利略""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拟使用的频率故意选择了与美国GPS相近的频率,这样的安排有可能冲淡GPS的频道效果,令美国人坐立不安。

  中国的北斗卫星依照谁先用谁先得的原则,已使用了原本"伽利略"系统计划使用的频率。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实际完成了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有人评论,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伽利略计划的总投资预计为36亿欧元,由分布在3个轨道上的30颗卫星组成。该系统与GPS类似,可以向全球任何地点提供精确定位信号。由于伽利略系统主要针对民用市场,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把为民用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放在了首要位置。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可以为民用客户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而GPS只能达到10

  按照计划, 2006伽利略系统即可进行正式部署,2008年整个系统完工,正式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

  2000年,伽利略计划提出不久,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德帕拉西奥在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晤时就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随后,中国同欧盟签署协议,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加强国内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双边交流。而为了落实中方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成立了由多家公司参股的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国内的总承包商负责协调国内的相关单位和公司,完成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所承担的任务。

  赵康宁透露,北斗一代开通应用五年多来,系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及时提供了导航定位、数字短信及精确授时服务。在去年四川抗震救灾中建立奇功至今仍记忆犹新。目前入网注册用户四万多,近一、二年内规划新增用户数超过十万,应用覆盖了水利电力、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国土测绘、气象预报、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牵引促进了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谈到正在组网的北斗二代系统和将要建设的北斗全球系统,赵康宁认为,尽管目前的北斗还处在成长期,但中国北斗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全球卫星导航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中国独创的汇集有源无源方式,兼备定位、报告、授时功能,开辟了卫星导航集成应用新途径。与此同时,中国北斗操作者也一直在与GPSGLONASS及伽利略系统进行卫星频率共用磋商,探讨实现兼容与互操作的有效途径并取得进展。

(来源:西陆东方军事 编辑:www.gzitedu.com平面设计自考|室内设计自考|数字媒体艺术自考|会计自考|服装设计自考|电子商务自考|广告设计自考大专|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公开学院的报名时间和开学时间是什么时候?目前公开学院招生人数约多少?

下一篇:广东2011年高考取消X科 考试时间缩短为2天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