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考办

学校人气度:1864 课程数量:1

基本资料

学校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考助学班招生中。无需高考、免试入学,读正规大学。

学校简介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于世。1960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就诞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学校先后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桂林无线电学校和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广西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3月,学校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建校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桂电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学校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办大学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电子信息类学科特色优势突出,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社会声誉好,充满生机与活力,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41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分为西校区、金鸡岭校区、花江校区和北海校区。花江校区一期工程已部分建成并已投入使用,花江校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具有桂林山水及桂电学科特色的生态型数字化校园。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18个研究所,1所附属中学。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现刊290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6万种,拥有52个中外文电子原文数据库;建成了校内现代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内部的数字化管理,电子资源的拥有量和利用率都处于广西高校前列。作为首批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全国百所高校之一,校园网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校现有19个教学单位,于2009年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4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并拥有1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设有52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现有7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7个广西重点学科。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万余人,教职工2100多人,其中教授168人,博士241人,博士生导师27人。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一批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学术梯队,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8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5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

学校建有28个实验中心(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研究基地,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CSIP)广西分中心。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大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拥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依托学科优势,学校积极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和高水平探索研究。近五年,共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国防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43项;省部级科研基金、科技攻关项目等地方政府项目361项。“十五”以来,学校主持和参研的科研项目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科研成果奖77项。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教育,“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全国大 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与地方、企业共同创立广西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桂林大学生创业园。与美国Microchip(微芯)、TI(德州仪器)等1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2001年以来,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艺术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共获奖项509个。其中200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项——索尼杯;同时获4个一等奖,一等奖总数列全国第二名; 2003年、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5个,一等奖总数均排名全国第三。2004年勇夺滨州机器人大赛舞蹈机器人冠军。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004年学校成为国防生培养单位。2007年以来,我校国防生在广州军区暑期基地化训练中考核总分连续4年位居参训国防生培养高校榜首。

学校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7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30多所大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学校长期招收来华留学生,生源地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在校留学生300多人。

“磨砺奋进五十载,继往开来谱华章”。我校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机遇难逢的时代,桂电人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唐贵伍   校长:周怀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前身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财经与法律系,成立于1993年,2000年改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管理系,2006年学校更名后,改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7月改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商学院是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现代工商管理、财务与会计、市场营销、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商学院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最大的非工科教学单位,现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200多人、非全日制各类研究生 400多人,本科生近2000人,拥有一支由70多名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实验师、实验师等专家学者和其他系列技术人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经济师、律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并聘请全国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院下设财务与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工业工程系、电子商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实验中心、继续教育中心和MBA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实验室、企业管理学科实验室、产业经济学学科实验室、管理学综合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工业工程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市场营销实验室。

商学院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MBA)4个硕士点,以及工业工程领域、物流工程、项目管理领域3个工程硕士点。本科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业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8个专业。学院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充分利用电子类院校的依托优势,强化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历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至今,学院已为国家输送了数千名管理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商学院设有企业管理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和财务管理研究所、广西信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目前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西区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研三项项目和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等一批纵向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接并完成了一大批企业委托研究的横向科研项目。

  商学院注重自学考试助学班办学,采用一流的管理体系,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模块化教学,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施多证制教育,开办各种技能培训,学生可组织参加,使学生毕业时持有毕业证、技术资格证上岗,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院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势必将本学院自考办学打造为广西金牌自考办学。

 

2011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考招生计划表

专业

学制

招生对象

招生人数

学费(元)/年

计算机通信工程

两年半
(本科)

专科生

100

2950

机电一体化工程

100

2950

工商企业管理

100

2950

会计

100

2950

机电一体化工程

四年
(专本连读,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高中
(含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

150

2950

计算机及应用

130

2950

计算机信息管理

130

2950

工商企业管理

130

2750

会计

100

2750

电子商务

100

2750

秘书

100

2750

物流管理

100

2750

市场营销

100

2750

室内设计

90

380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两年
(专科)

80

2950

通信技术

80

2950

电子技术

80

2950

物业管理

100

2750

本自考办开设勤工助学中心,为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能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招生对象:思想品德良好的应历届高中(含中专、技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报名方式:即日起至2011年9月4日持有关证明(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和身份证原件)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金鸡岭校区第10教学楼202自考办公室或各委托招生点报名。也可以网上、打电话或E-mail报名。

报到注册时间:2011年9月1到9月4, 在报到注册时间内,8:30至18:30学校在火车南站、汽车总站设有接待处,有专车迎接。其他时间请拨打电话0773-5666776或18778855186学院安排接待。持录取通知书、学历证明、身份证、1寸免冠照片6张到校报到注册。

报名电话: 0773-5567350   18778855186  13687732146

学校网站:www.gdzk-edu.net

邮箱: glietzk@163.com

联系人:吴老师 袁老师 张老师 谢老师 鲁老师

显示全部

热门推荐

所有课程

展开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教学师资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学校环境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