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一代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连年扩招,竞争愈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更希望他们的能力是多面的、是复合性的。一张薄薄的本科证书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校不再是四面封闭的围墙,而俨然成为了通向社会的一道桥梁,越来越与社会接轨。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已经过早的感觉到了社会上的就业气息。社会上“就业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越来越强,求知意识也不断更新,有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四年学习计划。他们最大限度的寻找自身的潜力,努力的给自己增加砝码;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专科或本科学历,而是不断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于是产生了“考研热”、“出国热”,各种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大学校园打破了以往的平静,学生们各显身手,在各自的战线上尽显“英雄本色”。
就在部分学生在考研、出国路上寻求突围,为此而夜以继日地苦读;在各种考证、考级的辅导班如火如荼的开展之际,也有部分学生则另辟蹊径,把继续求学深造的触角伸向了诸如自考、修双学位等途径上,不但取得了颇有分量的第二学位,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了砝码,而且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据悉,由于自考成本低、学习方式灵活、学历证书过硬等特点,适应了一大部分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朋友的青睐。许多在校大学生已将目光从选修本校二学位转移到自考第二学位,甚至有在校研究生报名参加自考,希望获得第二学历以方便就业。已有20年“考龄”的自考,因为自身的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
让我们走进他们中间,听听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小杨是首都经贸大学人力资源01级的学生,成绩相当优异,她从2002年开始工商管理专业的自考。说起为什么选择自考,她语气中带着几分的自豪,也掺杂着些许的无奈:“我来自云南一偏僻小山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供我上四年的大学,家里就已经捉襟见肘,考研过于昂贵的学费和三年的时间对我来讲简直就是一个奢望。但是,我不想四年大学只学到老师教的那点东西,想多给自己充些电,考虑到自考的费用比较低,我选择了自考。当初同学们也劝过我:自考啊,难呀,一般人过不了的!我性格本来就很执拗:那我就要当个二般人!现在我马上就要考完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自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加强了我的意志,也为我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北京工业大学03级计算机系的小王同学这个学期开始自学广告学。说起对自考的看法,他认为:“与考研比起来,自考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决定轻重缓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一次报多门,也可只报一门甚至不报。比如现在正在期末考试,我就可以放下自考去攻专业考试。而且自考由于是“自学”,又因为广告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我感觉特别容易学习而且收获颇丰,真正能把所学变为己有。再一个,由于自考修完所学专业最长时限为8年,时间上也是比较宽松的。”
湖北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张同学,向我们介绍,他学的是机械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要找一个工作应该不算很难,但是,它感觉自己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上还是比较欠缺的。于是在大二时,他报名参加了工商管理的自考,谈到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时,他向我们介绍:“因为自己一直对管理很感兴趣,同时因为自己学的是理工科,觉得应该完善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学校也有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平时有需要也可以去听听课,也可以把自己平时自学过程中不懂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去询问老师,老师一般都很愿意为你解答。同时为什么选择自考这种方式,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对自考文凭的认可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已有20多个国家承认了我国的自考文凭。很多单位,在招收一个员工的时候,是很看重这个员工的学习精神的。他们认为通过自考拿到文凭的考生的意志和刻苦精神也是不错的,再加上有一种主动的、善于学习的精神,这样的人是能够比较容易出色的完成工作的。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