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卓博教育
中国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做事之前必须考虑到所为之事的内外“规则”是什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导致自己费力而不得好。我们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各种题型也有自己的规则所在,否则就会因为人脑思维的差异形成无数的争议性答案,这是国家级考试中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的。今天我们就先来论述一下类比推理题的“规则”是什么,之后我们再详细解说一下类比推理的一些具体的做题考虑点。
一、先横向后纵向
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题在进入正式做题之前会有一段文字对类比推理予以解释,其文大意是“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由此我们就可以抽象出其第一个规则即:“先横向后纵向”。所谓“先横向后纵向”就是先要考虑已给出的词语横向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一个参照系,选择相应的答案,否则就会因为违背规则而选出自认为是正确实则错误的答案。例如:
1、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 ( )
A.皓月:乾坤 B.氧化:人气
C.四书五经:甲乙丙丁 D.雾罩黄山松:东西南北中
很多学生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都会在一种自发性思维的引领之下选择D答案,并且给出了看似很合理的一个理由即:“烟锁池塘柳”“金木水火土”都是五个字,而D答案中的两句话也是五个字,因此选择D答案。看似很合理,其实这个答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违背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的做题规则,其先考虑的是纵向的五字对应逻辑关系,而不是先考虑已给词语横向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再按照做题规则予以观察就会发现原来“金木水火土”是其前面句子“烟锁池塘柳”的偏旁部首,即后面为前面每个字的一部分,根据这层逻辑关系我们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B。
二、先内容后形式
所谓“先内容后形式”指的是在做类比推理题的时候应该先考虑已给词语横向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仅仅以此得不出答案的话,再比较形式上的逻辑关系,通过双层类比得出答案。常见的形式关系有:词性、字数、属性等。这一点需要大家稍加注意,因为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经常会有双层类比得答案的题目。比如:
1、( ) 对于 感时花溅泪 相当于 高兴 对于 ( )
A.伤心 含情杏花喜 B.哀伤 一日看尽长安花
C.多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 D.憔悴 人比黄花瘦
这道题我们通过先横向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AB两个答案都是符合原文逻辑的,此时就需要我们再进行形式比较了,我们发现“感时花溅泪”与“含情杏花喜”都是五个字,所以A答案相比B答案与原文已给词语逻辑更加接近,因此我们选择A答案。
2、交通:拥堵:治理
A.食材:讲究:享用 B.生活:贫困:救济
C.音乐:动感:聆听 D.健康:虚弱:保健
此题同上,如果仅仅通过横向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我们会发现好几个答案都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拥堵的交通”,“贫困的生活”都是不好的事物,故两者在形式上更加接近,因此我们选择B答案。
三、词语词性的对应关系
如果原文中已给出的两个词语第一个是动词而第二个是名词,在这种情况下所选答案应该上下词性对应,否则的话很难逻辑对应,这就是所谓的词语词性对应原则,比如:
1、误会 ( ) 朋友 相当于 贸易 ( ) ( )
A.消除 协调 伙伴 B.误解 协商 伙伴
C.消除 合同 出口 D.误解 合同 出口
此题,我们如果不考虑词性的对应关系,仅仅只按照大家常用的遣词造句法,那么就极有可能选择错误的答案,而考虑到词性,答案就会很简单得出了,如“朋友”是名词,而其对应的是最后一个空,根据词性对应我们就可以排除答案CD,然后我们再比较AB两个答案,如果选择B答案,那么就会出现“误解”“协商”对应,我们可以说“协商贸易”但是不能说“误解误会”,因此我们选择答案A而排除B。
对于类比推理本篇文章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其做题规则是什么,之后我们会对其具体的逻辑关系及注意事项做详细的解说。
相关推荐: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http://ly.gongkaocn.com/slrd/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http://ly.gongkaocn.com/slfw/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http://www.gongkaocn.com/zhentiku.htm
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http://ly.gongkaocn.com/zkgg/gwy/2012/32160.html
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http://sd.gongkaocn.com/kecheng/2015gk/fdjz.html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