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宇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人气度:2132 课程数量:3

基本资料

学校介绍

东莞市莞城中宇培训中心
    东莞市莞城中宇培训中心设立在东莞经济贸易学校,背靠东莞理工学院,具备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培训中心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优良、治学严谨,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且多门课程由广东商学院本部教师直接授课。培训中心始终坚持高标准、超一流的办学方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立足于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办学特色突出,办学效益显著。办学几年以来,东莞市莞城中宇培训中心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严格按《章程》管理体制。 培训中心严格按照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学。办学空间、办学实力不断的增强,有效地减缓社会就业压力,更好地促进东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培训中心主要从事成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层次高等学历教育工作。培训中心在东莞市享有良好声誉,先后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银行、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移动公司、南信集团等单位的委托,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认可与肯定。
广东财经大学简介:
   广东商学院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现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26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士学位、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的多科性省属重点高等院校。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和三水校区两个校园,占地面积2383亩。校本部毗邻广交会新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水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1.1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277万元。校图书馆藏书300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广东省高校经济、管理、法学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分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95人,其中正高职称188人、副高职称3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2人、硕士学位教师504人。80人入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还聘请了64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并具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大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是列入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现有17个教学院(部),48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名牌专业7个,名牌专业数居省属高校前列。建成国家级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七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2004-2008年分别达到99.29%、99.57%、99.39%、99.10%、99.20%,毕业生备受社会欢迎。学校在办好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干部培训、岗位培训等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学院为方便学生,在东莞经济贸易学校设立广东商学院成人教育教学点。
广东金融学院简介:
    广东金融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学院,创办于1950年,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00多人,专任教师700多人,教授、副教授300多人,拥有金融界青年学者、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陆磊博士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同时,还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等70多位资深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000多人,开设有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工商管理等38个本科专业。我院办学60年来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了近十万名专业人才,享有“广东金融系统的黄埔军校”的美称。
    60年的办学历史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创造了良好的办学条件。我院充分发挥一个基地,两种任务的作用,在办好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努力开拓成人教育事业。目前,现有在读函授、业余学生12000多人。我院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办学服务。
    继续教育学院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多学科联合办学,鼓励学科渗透;坚持本院教师授课以确保较高的教学质量;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维护学院的办学声誉;勇于改革探索,寻找适合终身教育的办学之路。今后,继续教育学院将坚持为社会服务、弘扬学院特色,充分发挥学校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广州市,西邻白云空港物流园区,南接中新知识城,有天河和白云两个校区,占地1038亩。学校创办于 1957 年,本着 “ 寻真求是,格物致知 ” 的校训精神;按照“ 从严治学,特色兴校,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的质量方针,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相结合的 “ 双证书 ” 制度,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以及成人教育工作。 55年的办学历史,为全国冶金、有色金属、制造、服务等行业及广东珠三角地区输送了大量知识扎实,技能全面的高技能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现有教师总数 410 人;其中专任教师 232 人,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141 人,校内外兼课教师 37 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 95 人。
目前,学校正全力以赴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使学校成为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试验校 ”;成为人才培养的“ 示范点 ”;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 先行校 ”;成为社会服务的“ 助推站 ”,把学校建成高水平、特色鲜明、管理先进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并以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强、办学成绩突出,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中国地质大学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整体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显示全部

热门推荐

所有课程

展开

新闻资讯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教学师资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学校环境

加载更多

该用户暂未上传相关内容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