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的动画电影,走出国门取得巨大影响力的有哪些?而在商业化方面,我们与迪士尼、梦工厂的距离有哪些?
严定宪:美影厂有很多动画片在电影节上得过奖,也在国外放映过。当时国内不注重宣传,后来我们也没有仔细统计过获奖情况、票房观众。但肯定的是,我们的动画片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去参加巴黎儿童电影节,参观一所小学时向大家介绍自己,老师学生想看我们中文名字的写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孙悟空头像,两手各拿法国国旗、中国国旗。没想到孩子们竟然认识,看过《金猴降妖》。第二天,老师说孩子都不愿擦掉黑板上的孙悟空,邀请我给他们画在本子上。孩子们在办公室门口排队排得老长,让我印象很深。那次电影节期间,我一共画了500个孙悟空头像。
但如果从商业层面来说,走出国门取得巨大影响力的动画片,至今还没有出现。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除了好莱坞动画片在各个国家有好的商业表现之外,连日本动画片都没有在国际商业市场上拥有份额,宫崎骏动画恐怕也只是在艺术领域中有所表现。当今的中国动画,就商业性而言,刚刚在起步阶段,即使在国内市场上有出色票房表现的动画片,也没能走出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好莱坞的动画片代表了西方怎样的动画产业模式?其所注重的要素是什么?
应该说,好莱坞动画对技术的创新,尤其是电脑动画制作的精益求精、软件开发应用,都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所谓的成功模式,是他们一些大公司,如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等企业已经构建了强大成熟的动画工业体系,从投融资模式、法律保障到创意策划、剧本创作、技术开发、软件应用、风格设计、市场定位、营销发行等都是建立在一套合理、实用、操作性强的基础上,关键是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专业、非常职业的人才来执行。我觉得,中国动画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道理,在认识的基础上去着手建立我们的动画工业体系,不然的话,我们以较初级的甚至是作坊式的规模和方法去与之竞争,悬殊太大了。
好莱坞的动画产业模式给中国的动画人什么样的启示?
严定宪:他们的思路更宽些。比如迪士尼,五六十年代我也学过美国的动画技巧,以《狂想曲》为例,匈牙利名曲,画面是动物、建筑工人造房子,音乐到高潮时整个房子坍掉。狂想曲与动画片的内容,完全是两回事。中美在创作理念观念上不同。中国人搞自己的传统民族故事,要考虑思想、故事,当然可以借鉴西方的动画夸张、情节发展。
好莱坞动画,注重故事对于全球人种的覆盖和影响,注重人的共性和一些基本的情感、道德以及行为方式,而在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上,不惜工本,竭力研发,即使故事没有太多新意,但对表现手法及动画风格及细节设计一定会不断创造惊喜,所谓的声画大餐、视觉冲击力。我觉得,好莱坞动画片所创造的效果,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他们在动画上的科研不是纯理论的,而是应用性的。我们国家科技实力并不差,关键是,动画电脑技术的开发,不纯粹是技术,它必须与艺术相结合,就是说,我们需要培养跨界的人才,不是简单地在一个创作团队中组合艺术及技术的人才,而是需要有兼容的人才,必须从传统的动画片创作仅仅注重于文化注重于艺术的思路上走出来,找到突破口。
我们的动画片要走出去,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努力?
打造一流的动画制作团队,形成一套完整的动画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就拿目前国内来说,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动画培训专业,但却未能培养优秀的动画人才。原因很简单,许多人只是学了皮毛功夫,根本适应不了现在的市场需求,从而无法立足这个行业继续发展,这就是一种浪费。反观,很多并非出身大学,甚至没有上过大学,靠通过动画培训机构走出来的人却在动画行业坚持了下来,而且踏入了这个行业的领先位置。比如国内知名的动画培训学校完美动力就是个很好的机构,给了很多想踏入并立足这个行业的人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从毕业的学员中不难看到有不少大学生、高中生,还有转职的人员的身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满怀希望,为自己的动画梦而奋斗,也为中国动画的未来倾尽一丝绵薄之力。
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首先我们要打好基础,尊重创作规律,尤其在创意和剧本、制作技术和美术风格上下工夫。还要悉心研究讲故事的方法,“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来叙述中国故事,并且通过故事去传递好的价值观。
真正要能走出去,我们应该作许多具体的工作,包括在一些重要的市场国家设立一定的机构,聘请国际人才加盟我们的团队,做市场调研,准确定位等等。在这方面,企业和个人要努力,政府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不光是资金上的,政府应在宏观的层面上研究路径,出台政策,真正把扶持资金用到实处。这些年,政府没少拿钱来支持动画片的发展,但方法和政策都有待于改变和改进。我们愿与企业、政府一起努力,使中国动画片早日走向世界。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