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华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和“教化说”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重要观念的是( )
A.“文以载道说”
B.“寓教于乐说”
C.“言志说”
D.“娱乐说”
2.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 )
A.“恐怖的文学”
B.“伟大的文学”
C.“荒诞的文学”
D.“经典的文学”
3.“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指的是( )
A.文学形象并不满足于对生活做简单的摹仿
B.文学形象是重视形似的
C.绘画形象要求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似
D.对绘画和文学形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4.西方“典型”的文艺理论思想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五四以后
C.建国以后
D.文革时期
5.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其代表作是( )
A.《诗学》
B.《诗艺》
C.《美育书简》
D.《拉奥孔》
6.对文学作品要能够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文学的美感。而“出入说”的提倡者是( )
A.鲁迅
B.梁启超
C.王国维
D.宗白华
7.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 )
A.魏晋
B.汉代
C.隋唐
D.秦代
8.在创作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
A.润色与修改
B.艺术传达
C.材料储备
D.艺术构思
9.认为文学本身是一个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独立自足存在的感情与想象的世界,这种批评方法是( )
A.接受美学批评
B.形式主义批评
C.结构主义批评
D.社会批评
10.“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
A.泰勒《原始文化》
B.弗雷泽《金枝》
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D.维柯《新科学》
11.小说起源于( )
A.史诗
B.宗教
C.神话
D.巫术
12.中国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 )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性格
13.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
A.雨果
B.别林斯基
C.歌德
D.康德
14.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弗莱
D.弗雷泽
15.“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 )
A.王国维
B.陆时雍
C.王昌龄
D.司空图
16.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被称为( )
A.省略
B.减缓
C.停顿
D.概略
1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是( )
A.苏珊·朗格
B.立普斯
C.克莱夫·贝尔
D.黑格尔
18.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是( )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
19.模仿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逐渐被取代,取代它的是( )
A.现实主义思潮
B.浪漫主义思潮
C.现代主义思潮
D.后现代主义思潮
2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了文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该篇是( )
A.时序
B.神思
C.风骨
D.体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四要素包括( )
A.作家
B.作品
C.读者
D.社会
E.世界
22.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成的审美类型有( )
A.写实性形象
B.抒情性形象
C.象征意象
D.荒诞意象
E.表意性形象
23.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包括( )
A.印象式批评
B.文本式批评
C.诠释式批评
D.形象式批评
E.评点式批评
24.抒情的本质是( )
A.宣泄情感
B.表现情感
C.传达情感
D.投射情感
E.发泄情感
25.在叙述性文本中,故事包括( )
A.环境
B.情节
C.人物
D.事件
E.情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 www.zdszedu.com
26.艺术灵感
27.文学思潮
28.价值阅读
29.文学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文学形象的特征是什么?
31.文学批评的方式有哪些?
32.为什么说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33.文学象征意象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35小题各12分,第36小题14分,共38分)
34.试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35.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36.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分析一下文学接受中审美效果的具体表现。
郑大自考网 http://www.zdszedu.com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
A.韩愈
B.白居易
C.柳宗元
D.刘禹锡
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
A.规范化的书面语
B.文学文本的语言
C.作家的内心语言
D.教学用的标准语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
A.主题
B.母题
C.美
D.文体
5.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
A.王昌龄
B.皎然
C.严羽
D.叶燮
6.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
A.苏轼《题西林寺壁》
B.孟浩然《春晓》
C.杜甫《石壕吏》
D.李白《望庐山瀑布》
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
A.更具有真实性
B.更富于哲学意味
C.更合乎美学原理
D.更强调细节描写
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
A.王国维
B.鲁迅
C.茅盾
D.梁启超
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
A.格雷马斯
B.列维—施特劳斯
C.热奈特
D.托多罗夫
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
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
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
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
A.丰厚的积累
B.合理的想象
C.卓越的技巧
D.真实的情感
12.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
A.哲学
B.修辞学
C.历史学
D.美学
13.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
A.德莱顿
B.福楼拜
C.巴尔扎克
D.斯威夫特
14.文学创作是一种( )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
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
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
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
A.柏拉图
B.贺拉斯
C.黑格尔
D.克罗齐
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道德律令
B.人生理想
C.理性认识
D.艺术情感
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
A.结构主义批评
B.英美新批评
C.接受美学批评
D.神话原型批评
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高尔基
19.《诗学》的作者是( )
A.柏拉图
B.亚理士多德
C.贺拉斯
D.布瓦洛
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
A.崇尚情感
B.崇尚想象
C.崇尚技巧
D.崇尚理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主要有( )
A.典型性
B.内指性
C.音乐性
D.陌生化
E.思想性
22.王昌龄认为诗境的层次可分为( )
A.玄境
B.物境
C.情境
D.真境
E.意境
23.关于抒情的本质,主要的理论有( )
A.表现论
B.再现论
C.摹仿论
D.传达论
E.投射论
24.预备情绪的特征主要有( )
A.审美性
B.传播性
C.朦胧性
D.期望性
E.哲理性
25.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 )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巫术说
D.符号说
E.劳动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艺术变形
27.实用说
28.叙述次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 www.zdszedu.com
29.简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
30.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区别何在?
31.简述抒情作品创作的一般原则。
32.简述艺术灵感及其特征。
33.形成文学接受心境需要哪些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以杜牧《江南春》为例,谈谈文学意境中的实境、虚境以及二者的关系。
附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5.试论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36.试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郑大自考网 http://www.zdszedu.com
上一篇:郑州大学主考专业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