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太极拳馆 合肥分馆

陈式太极拳养生法则:宜慢不宜快

发布用户:luoshuiyige +收藏

发布时间:2013-03-20 13:58:00 已有127人浏览

 

太极拳原本有快拳,在1 982年国家体委发掘武术的功法时,马岳梁就献出了快拳套路。据说董英杰也传有快拳,其中步法有碾步,蹬脚出腿也快,都是以技击为主的。然而对陈式太极拳,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它刚猛、爆烈,讲究发力。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许多人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刻意追求发力、震脚。殊不知,这样长久地练习,会伤气血。太极拳前辈们也多次指出:练太极拳越慢越好。陈式太极拳有慢有快、快慢相间的运动特点,是相对其他太极拳而言的。从“慢而不滞、快而不乱”的内涵来说,是与其他太极拳的“匀速缓慢”的内涵相一致的,都要求达到以意行气、内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柔顺沉着、完整一气。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快与慢不在形式而在内。

练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尽管慢。“慢”归根结底应该是太极拳练“意”练“气”的关键。学练太极拳的时候,行拳时要放慢速度,因为“不慢则心不能静,心不静则意不专”,“不慢则气不能沉,气不沉则周身不能松静”,故此,“慢”是太极拳练“意”练“气”的关键。想要做到“慢”就应从起式开始,到收式结束,须慢慢领起,缓缓运行,默默停止,形似潺潺流水,又似和煦春风,柔顺和缓,沉着兼备。每一势均要慢,每一式亦要慢;开展时要慢,沉合时亦要慢;一起一落要慢,一屈一伸亦要慢。慢而能思上下是否相随,慢而能知内外是否合一,慢而能求神气不断,慢而能得周身一家。尤须留心转关处,转关之处最奥妙,此处不留心,消息终迷茫。慢者皆在心意,四肢百骸皆悦从,心意慢运,四体缓随。意在神而不在气,在气则滞,气滞则形散

     慢练、柔练,也符合人体运动保健要求,能够舒活筋骨肌肉。舒展大方、圆活运动,能使气血达到四肢末梢,促进气血循环。 慢练有助缠丝功的锻炼。陈式太极拳螺旋缠绕的缠丝动作,对疏通经络,锻炼肌肉、韧带、骨骼,有着特殊的作用,具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所以,练拳宜慢不宜快,顺其自然是法则。

 

 

 

 

 

陈家沟太极拳馆:http://www.91taiji.com

上一篇:陈家沟太极拳馆 合肥分馆2013年度总结会

下一篇:陈式太极拳经典语录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