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缘梦

生活情景模拟—医院篇

发布用户:alterspkg7 +收藏

发布时间:2017-12-05 08:05:38 已有130人浏览

 

(老师模拟问诊、在量体温)


(打试敏针,在消毒


 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国内有许多机构采用了游戏教学的方式,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训练。本文将从情景游戏、情景游戏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情景游戏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游戏教学的结果与思考、及教学建议五个方面简要介绍如何在培智学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情景游戏”的康复训练,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及主动沟通能力。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大脑功能受损伤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以严重的社交和沟通障碍以及刻板行为、狭隘的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社会交往方面的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他们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多表现为不主动的与父母亲近,很难和同龄儿童玩耍,也不能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同时多数孤独症儿童伴有严重的刻板行为,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过程。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的缺失严重影响其融入社会。因此,加强社会交往能力成为学龄期孤独症儿童康复课程的核心内容。

(老师在给同学看牙齿)

(测量脉搏)

一、情景游戏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不同类型的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侧面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对于儿童社交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专家开始运用游戏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践证明,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情景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是在儿童游戏时,创设一个类似于小剧本的内容。把儿童变成你的小演员,你来当导演,指挥他们玩儿游戏。创设的方法有:故事引入、创设道具、情景图片、模仿游戏中的角色、用游戏性的语言引导暗示等。

(测量血压)

二、情景游戏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

建构主义者认为,了解存在于环境的互动中,也就是说学习是透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的 互动的机会愈多,学习的可能性也就愈大。然而,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最大困难,他们大都对周围的环境漠不关心,教师的巧妙安排,使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互动机会增加。目前,孤独症儿童在学校的康复教育还无法实现一对一教学,“情景游戏”是以小班教学为基础,将能力较好的其他类发育迟缓的学生与孤独症儿童组成小组,让能力好的学生陪同孤独症儿童加入到情景游戏中,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挥自身能力与生活经验来提示孤独症儿童,增强他们社会交往及沟通能力。

(老师在让宝贝发“啊”,看嗓子是否发炎)

三、“情景游戏”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1.“情景游戏”的主要形式

 “情景游戏”设计的主要形式依据孤独症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依据学校现有教学及学生情况而定。多以设计一个仿真的生活学习情景,让学生以真实表演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的教学目标及符合事实的情景变化。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发挥,依据要求完成任务。

2.“情景游戏”中同伴的作用

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的同伴(非孤独症或功能比其好的儿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伴在游戏中要帮助、鼓励、引导孤独症儿童加入到队伍中,协助孤独症儿童完成任务。并同孤独症儿童分享成功后的喜悦。

3.“情景游戏”中老师的作用

情景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给孩子一些时间对任务进行讨论及理解,由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关注、相互分享经验、相互照顾,共同完成任务。这个过程需要无数次的重复,同时做出适当的变化。记录好课堂上学生的游戏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老师在一个情景设置之前,需要对课程的参与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认知、语言、感知觉、沟通方式等一系列能力,正确的设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4.相互协作,激发主动沟通的意识

在孤独症孩子的康复教育训练中,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关注、互相协助,利用强调性语言,随时提醒他们。使孤独症儿童在整个游戏中享受快乐,产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情景及同伴的变化,让孤独症儿童在出现差异时主动寻找老师或同伴沟通。

(老师在用听诊器听宝贝的心肺,让宝贝深呼吸,让宝贝懂得什么叫深呼吸。)

四、“情景游戏”教学的结果与思考

通过课程的实施,孤独症儿童在遵守社会规则方面和主动沟通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孤独症儿童在游戏初期并不愿意参与或靠近,会出现逃避、攻击、哭闹、甚至刻板行为加深等情绪和行为问题,老师采用社交故事、图片提示等方法把游戏的过程提前讲给其听,减少游戏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问题。逐渐孤独症儿童会在老师和同伴的引导下配合着完成任务,并可以与同伴一同分享奖励。最后,会在老师改变教学环境没有提前提示的情况下,主动寻找同伴或老师来完成布置的目标,且后期会在完成任务后主动找老师交换强化物(奖励)。

在孤独症康复教育中,“情景游戏”运用稍有不慎,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很好调控,达不到预期效果。尚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首先,同伴的数量到底是多个好还是一至两个为优现在还没有肯定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做好记录,依据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情景变化的需要及时的增减同伴的数量。其次,情景游戏中老师的引导要适度,提示过多就失去了训练目标的初衷,提示过少可能就无法完成原定目标。因此,备课成为重中之重,老师还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再次,情景游戏应加入一定的竞争性和区别强化,这样可以让孤独症儿童感受到竞争过程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游戏。最后,情景变化要逐步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影响到之前训练出的能力。

(模拟给宝贝打针,很乖的小美女,安静的等待,不惧怕

五、教学建议

1.在培智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学,应充分利用学校里其他类型的学生,尤其是社交能力较好的学生,请他们与孤独症儿童组成小组,成为同伴,一同完成训练目标。这样孤独症学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或是模仿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及主动沟通的能力。

2.在制度计划以前,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也可以通过量表的评估,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不同情况,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同伴,设计适合其身心发展的训练项目。

3.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情景的设置需要同孤独症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要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剧本的编写,及变化。而家长是这些资料的直接提供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的重要教育及参与者,在课程目标泛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做好跟踪记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除了做好前期的评估工作外,还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认真的做好相关记录,并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做出及时的、适当的调整和相应的变化。

因材施教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的主张,这是教育的崇高理想。孤独症儿童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寻找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游戏是人类学习生活,娱乐的一种活动,但绝对不是正常儿童的专属,相反对特殊儿童的发展的影响可能高于正常儿童。“情景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方式,同样成为了增强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孤独症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让我们用爱、用耐心来呵护这些“地球上的星星”。

WeChat_20171124082611.mp4



融合课上,老师给宝贝们模拟医院场景,有的宝贝紧张,有的宝贝害怕,有的宝贝淡定,有的宝贝抗拒,老师相信,你们慢慢的这些问题都会克服,之前有上过这节课的家长反馈,宝贝去医院已经不害怕了,打针也会安静的等待,不会哭闹,你们真棒,相信你们慢慢的会懂得更多。



 


上一篇: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呼之应答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