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继续教育

海南“十一五”:教育大发展托起海南未来希望

发布用户:weiweiwei +收藏

发布时间:2013-04-13 10:38:00 已有141人浏览

“十一五”期间,海南省实现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职教育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以及“211工程”建设大学零的突破——教育大发展托起海南未来希望

  孩子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教育事业则是牵动未来的核心所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琼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教育与环境当作海南发展的两大重要基石。“十一五”期间,教育被摆在海南省突出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突破。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参加海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海南在全国率先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连说了三个“感谢”。 从2007年到2009年,周济还三下海南考察调研。

  无论是“三谢”海南,还是“三下”海南,这都从侧面反映了,海南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省,正在扮演“中国教育试验田”这一重要角色。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让孩子上得起学

  15岁的王慧瑜是昌江乌烈镇峨港村人,2009年升入昌江县民族中学读初一。尽管家庭贫困,务农的父母不得不靠打零工挣钱,但他对未来仍充满希望。“我和弟弟读书不需要交学费、课本费、住宿费,英语磁带也是免费发的,每个月还有政府给的75元生活补贴。爸妈的负担轻多了,我也不用担心没书读。”他笑着说。

  在海南,像王慧瑜这样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10多万,其中不乏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何让他们不再因交不起费而辍学、失学,成了省委、省政府关心的民生大事。

  在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下,2005年我省投入2.46亿元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了杂费,在全国率先将“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到城市和农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2006年海南省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校学生和城市家庭困难学生,全部免除了教科书费。次年,又将范围扩大到城市公办学校全部学生。

  2009年,海南省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住宿费,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补助标准。当年,我省还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收的作业本费、并为对公办学校小学3至6年级、初中1-3年级学生免费提供英语磁带。

  至此,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真正实现了“零收费”。

  “零收费”让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不再担心“上不起学”。海南省又探索出一项创新之举———“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让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孩子上好学校,力争让他们和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海南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扶贫移民”列入重点民生工程予以推进,2008年投资1.9亿元在我省10个贫困市县建设10所思源实验学校。首期项目学校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提供优质学位1.6万余个。

  2009年,海南省政府投入一次性建设资金6700多万元,在文昌、琼海、万宁、澄迈、儋州等5市县进行第二期项目学校的建设,通过改扩建9所学校新增优质学位5500个。去年秋季,第二期项目学校也投入使用。

  在实行教育惠民政策的同时,海南省还大力改善学校的硬件环境。2005年—2006年,我省投入3.5亿元资金,消除中小学校D级危房38万平方米,成为全国中西部首个全部消除中小学现有D级危房的省份。 

上一篇:武汉大学海南学习中心2012级开学典礼实况转播

下一篇:袁贵仁:拟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减轻高考压力

QQ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