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推协会

小儿推拿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发布用户:zjtn +收藏

发布时间:2016-12-02 17:49:16 已有70人浏览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生理功能与特点

肺居于胸中,在五脏中位置最高,与大肠有经络连属,互为表里。肺的质地柔嫩清虚。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与肃降。肺开窍于鼻,肺气上出于咽喉,外与皮毛相合,为人体之华盖与蕃蓠,外界的任何气候变化大多由肺直接感受并调节,故肺特别容易受大自然影响。为此,中医称肺为“清虚”之脏或“娇脏”;言其不能耐受寒热。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 气失所主,呼吸不调生理上肺主气包括主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主全身之气即主治节,即对全身气机进行调节;主呼吸之气是肺特别重要的功能,通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全身气体在肺交换。若肺病,气失所主,将产生全身气机紊乱和有关呼吸方面的病证。

1)全身气机失调:如心悸、气短、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善太息、神识错乱、胸闷、胁肋胀满、头痛、头晕,右颊红赤。古人有“一脉不和,周身不安”之说,这对于分析一些非肺本脏的证候从肺论治提供了思路。

2)呼吸失调:表现为咳嗽、喘证、哮证、鼾声等。

2. 肺气失宣 宣发指肺气将水谷精微物质如雾露之态敷布于全身,也包括将卫气发散于体表以抗邪。宣发失调将使肺失去清虚之态,同时卫气不能敷布,则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将受到损害。

1)肺失清肃之态:出现咳嗽、气急、哮喘、清嗓、咽喉不利、鼻炎、鼻窦炎、梅核气等。

2)肺卫失调:易患感冒,反复感冒和各种过敏性疾病。

3. 肺失肃降 肺的肃降功能指肺在宣发水谷精微的同时,将其中的水液敷布至全身。肺的位置最高,“肃降”成为必然,也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1)成痰成饮:肺的肃降(也包括宣发)功能失调,水液不能敷布全身,局部壅塞而将成为痰或饮,因而古人谓“肺为储痰之器”。临床上胸痛、胸闷、咳嗽、哮喘、不能平卧,及各种痰涎等可考虑为肺病与痰饮。

2)肃降无力,水溢肌肤,可以形成水肿。

4. 皮毛病变:生理上皮毛之荣华有赖肺气之宣发,一旦肺有疾病,皮毛将失去滋养,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泽、搔痒,或易过敏,易长疮疡等。

5. 鼻窍失养或壅堵:表现为不知香臭、嗅觉减弱,鼻塞、鼻干燥,流涕不止,头昏,头痛,健忘等。

(三) 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风寒束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稀薄、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散寒解表 宣肺止咳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掐揉二扇门、点小天心、揉外劳宫穴、揉掌小横纹、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风池、拿风府、拿合谷。

2. 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鼻塞、浊涕、咳嗽、痰黄、口渴、咽喉不利、有汗,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

【治法】疏风清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点肺俞、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拿曲池、拿颈夹脊、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肩井、分推肩胛骨、拿列缺。

3. 燥邪伤肺

【临床表现】口干,鼻干或痒、咽干、耳干,干咳无痰,咽喉不爽;或恶风发热,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指纹浮而滞。

【治法】肃肺润燥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揉二马、清天河水、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点揉天突、推下天柱骨、揉膻中及乳旁乳根。

4. 风湿袭表

【临床表现】全身酸胀困重,头痛且重,恶寒发热,有汗而热不解,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口不渴,苔白滑,脉濡。

【治法】发散风湿 疏通经络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清大肠经、推上三关、运内八卦、清补脾经、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捋脊与推背俞穴、拿风池并颈夹脊、拿肩井。

5. 痰热壅肺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息粗,痰多、粘稠、色黄、不易咯出,鼻流浊涕,咽痛口渴,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臭秽稀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指纹色紫。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穴、拿肩井、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分推腹阴阳。

6. 痰湿阻肺

【临床表现】咳嗽重浊、咳声不扬、声嘶,鼻塞,气喘息粗,痰多、粘稠色白,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 燥湿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退六腑、揉天突、揉丰隆、肃肺、揉膻中、开璇玑。

7. 肺阴虚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阵咳连声,咽干口燥、欲饮、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滞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补肺经、补肾经、揉二马、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推揉膻中穴、揉肺俞穴。

8. 肺气虚

【临床表现】自汗畏寒,反复感冒,咳嗽气短,声低气怯,懒于言语,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肺经、补脾经,推上三关、揉肺俞、拿肩井

扫码看视频

上一篇:中医十二经络走向动画图

下一篇:小儿推拿寒凉病症推三关

QQ咨询

微信咨询